“乾武二十年?”
李承乾眉頭緊蹙,他直直看向下方的吝大福,語氣不自覺帶上催促:“吝胖子,需要這麼久嗎?”
回想起第一台蒸汽機在工業部成功運轉時,李承乾仿佛看到,大唐憑借機械之力縱橫四海,先進器械走進千家萬戶,國力如日中天。
懷著這般壯誌,他憑借超越時代的智慧,提出了電的使用構想。
無數個夜晚,他在兩儀殿中對著圖紙,反複推演那個被電力點亮的大唐盛世,一心盼著能引領大唐跨越千年時光,步入前所未有的嶄新時代。
可現實卻橫亙在夢想與現實之間。
如今看來,邁向新時代的進程,被諸多難題絆住了腳步,實在是太過緩慢。
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局勢下,大唐唯有不斷奮進、開拓創新,才有資格屹立於世界巔峰,成為真正天朝上國。
但對於怎樣快速踏入電氣時代,他雖有高瞻遠矚的方向,卻缺乏具體的實施路徑,隻能寄望於大唐那些身懷絕技的工匠們,盼他們能早日攻克難關。
“陛下,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吝大福微微欠身,神色間很是無奈。
“海上行船與陸地全然不同,洶湧的風浪、詭譎的洋流,都是難以逾越的阻礙。”
“乾武二十年,還是在如今有了些思路的前提下,否則還不知要拖到何時。”
李承乾聽完,緩緩點了點頭,眼神裡既有理解,更多的卻是憂慮。
短暫思索後,他沉聲道:“今年給工匠們翻倍加薪。”
在他心中,工匠是大唐走向未來的希望火種,他們的付出理應得到豐厚回報,或許這翻倍的薪資,能夠給到他們一些幫助。
“是,陛下!”
李承乾雖然有些焦急,卻也明白急躁解決不了問題。
外麵還有一片嶄新的大陸,那裡,豐富的礦產、廣袤的沃土,都在等待著被開發利用。
可大唐當下最大的難題,始終是人口。
沒有足夠的人力,即便占領了大片土地,也無法充分發揮其價值,不過是徒有其表。
正因如此,李承乾雖對西進擴張有著想法,卻也隻能按捺住衝動,等待時機。
他暗自估算,人口的顯著增長或許還需二十年,等這一批孩子長大成人,融入社會,到那時,乾武之治才會迎來真正的鼎盛。
“對了,”李承乾突然開口,“明日會議,先把廢除奴籍一事告知百姓。”
“此外,大唐未來的發展規劃,讓百姓投票決定。百姓期望大唐成為什麼模樣,我們就朝著那個方向努力,朕隻需牢牢把握天下為公這個核心宗旨。”
民心所向,便是大唐前行的方向。唯有讓百姓真正參與到國家發展中,大唐才能彙聚起無窮力量,穩步邁向巔峰。
“今日就到此為止,諸位都勞累一天了,回去好好休息,明日還要早起。”
李承乾揮了揮手。
“是,陛下!”眾人紛紛起身,恭敬行禮後,魚貫而出。
此時,唯有秦如召仍靜靜地站在原地,身形一動不動。
李承乾剛要起身,目光掃到秦如召,微微一怔,隨即又重新坐了下來。
“如召,你還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