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召啊,這次出使天竺的路途遙遠,情況複雜,你替朕多留意觀察那個王文,把他一路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應對各種事情時的表現,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等你們平安歸來之後,第一時間呈遞給朕看。”
李承乾神色嚴肅,繼續吩咐道,“平日裡,隻要沒有危及生命的危險,你切不可輕易出手幫他,要讓他自己去麵對各種人際關係和複雜事務,學會在困境中成長。”
“你隻需確保他能活著平安回到長安即可。”
秦如召聽聞此言,臉上頓時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陛下,這次出使天竺的隊伍裡,可全都是朝廷官員的孩子,甚至還有太子殿下同行。”
“這……若是臣不出手幫他,他一個出身貧寒、有著高句麗血脈的孩子,怕是要受儘欺負,吃儘苦頭啊!”
秦如召原本還以為陛下的意思是要他多多關照王文,護他周全,不讓其受到任何委屈,沒想到陛下僅僅要求他保住王文的性命。
在他看來,這樣的安排對那個孩子來說,實在是有些殘忍了。
不同的生活條件,足夠讓王文對未來失去信心。
秦如召出身貧寒,自幼便在困苦的生活中摸爬滾打,飽嘗了人間的冷暖。
所以,他很容易便能設身處地,從王文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在這樣一個由達官顯貴子弟組成的使團隊伍裡,一個出身窮苦的百姓孩子,還是有著高句麗血脈,必然會遭受諸多排擠、刁難與欺辱。
會被欺負成什麼樣子,光是想想,心裡就一陣不舒服。
“朕就是要看看,當他受到欺負、身處困境的時候,會作何反應,會如何應對。”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李承乾神色從容,語重心長地說道,“一個人若不曆經風雨的洗禮,不遭受磨難的磨礪,是難以成大器,擔當重任的。”
“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態度,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本性與能力。”
“你隻需嚴格聽從朕的安排便是。”
“記住,一定要給朕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不得有任何遺漏。”
秦如召雖心中仍有諸多疑慮,但聖意難違,他隻能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臣明白了,定當謹遵陛下旨意。”
可他的內心卻久久無法平靜,翻湧不息。
陛下對這個王文,似乎格外看重,超乎尋常。
難道是想讓王文如同自己和顯懷當年那般,在少年時期便嶄露頭角,意氣風發?
可秦如召思來想去,反複琢磨,總覺得又不太像。
畢竟當年,陛下可從未刻意這般考驗過他們。
況且,還特意讓王燦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