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聽見了嗎?”
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幾分警告。
“是,張指揮使!”
從這一天開始,鹹陽城就被一層肅殺的氛圍所籠罩。
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他們腳步匆匆,腰間彆著繡春刀。
一個個官員被從家中帶出,有的還在睡夢中就被驚醒,滿臉驚愕,被押往鹹陽的昭獄。那昭獄的大門,在這幾日頻繁開合,每一次關閉,都預示著一個官員仕途的終結。
長安和鹹陽之間的火車,一趟又一趟地疾馳,冒著滾滾濃煙,運送著一批又一批新上任的官員。
這些官員神色各異,有的滿懷壯誌,想要在這動蕩之際大展身手。
有的則麵露擔憂,害怕自己陷入這未知的漩渦。
他們的到來,隻為了不讓鹹陽的官位出現空缺,以免影響治安運轉,維持這座城市表麵的平靜。
而鹹陽發生的這一切,在長安的官場掀起了巨大的震動。
當長安的官員們聽聞陛下親赴鹹陽,扣押了眾多官員時,整個官場都陷入了慌亂之中。
鹹陽與長安近在咫尺,官員們平日裡往來頻繁,彼此之間沾親帶故的不在少數。
大家都滿心疑惑,這次陛下抓人,竟然毫無緣由,沒有理由又怎能隨意抓人呢?
一時間,一封封折子送向軍機處。齊先生坐在案前,看著堆積如山的勸誡奏折,眉頭緊鎖,也是一臉茫然。
他跟隨陛下多年,為陛下出謀劃策,可這次,竟也猜不透陛下的心思。
但他知道陛下行事,必有深意,每一個決策背後都有著深遠的考量。
對於這些折子,齊先生沒有立刻回複,他隻能期盼陛下能早日歸來,不然這官心惶惶的局麵,實在難以收拾,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官場的動蕩。
在長安的官邸中,幾位平日裡位高權重的大臣聚在一起,神色凝重地討論著鹹陽之事。
“這毫無征兆的抓捕,陛下到底是何意?”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滿臉憂慮,手中的茶杯微微顫抖。
“莫不是鹹陽那邊出了什麼大問題,我們卻還蒙在鼓裡?”
另一位大臣低聲猜測道。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卻始終得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隻能在這不安的氛圍中等待著陛下的旨意,等待著這場風暴的最終走向。
與此同時,這兩天張顯懷幾乎沒有睡覺。
抓人是要講證據的,哪怕錦衣衛抓人不需要證據,可實際上,這種大案,肯定是要有由頭的。
這個由頭,絕不能僅僅隻是一場校園的打架鬥毆。
一場校園的打架鬥毆,能引發這麼大的事情,展現壞都能想到,陛下到時候會有多難做。
所以,很明顯了,要在最快的時間,將這些官員都審理完畢,把證據弄出來。
到現在為止,成果還是不錯的。
至少,這些人沒有一個乾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