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斷案三法!(2/4)_曹魏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曹魏 > 第六十二章 斷案三法!(2/4)

第六十二章 斷案三法!(2/4)(2 / 2)

此時,廷尉獄中,令史這個職業依然存在。

宋朝的《洗冤彙編》中就曾記述這樣一個案子,甲乙兩人結伴出行,在兩人準備涉水過河時,甲看到乙身上帶了很多錢財,於是就起了謀財害命之心,在河中間,甲將乙按入河中,令乙窒息身亡。

然後托出他的屍體,報官說乙溺水而亡,因為屍體上沒有過多的傷痕,法官也認定是溺水身亡。

但驗屍官卻從死者的指甲縫和鼻孔中驗出了泥沙,並且死者胸前呈紅色,口唇有黑斑,肚子膨脹,這些檢驗結果表明乙是被人按入水中窒息而亡,是他殺。

最終在驗屍官的檢驗證據下,甲如實交代了自己殺人謀財的動機和過程。

第二種:依據案情和邏輯進行縝密的推斷。

在一些凶殺,盜竊和死因不明的案子中,如果凶手沒有留下作案罪證,法醫也檢驗不到最有力的物證,官府也缺乏相應的目擊人時,案情該怎麼破呢?

這時候就需要依靠判官的經驗積累和縝密的思維推斷。

比如在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中,宦官子弟常威為了霸占戚秦氏,將戚秦氏一家殘忍殺害,為了掩蓋罪行,又將毒藥灌入死人口中,來製造一種死者係服毒自殺的假象。最終縣令包龍星用銀針刺喉,發現死者喉中有毒,在銀針刺胃時,卻顯示沒有毒,這就證明了受害者是死後被灌入毒藥的。

曹衝這次的破案,用的大多是這個方法。

奈何此次的案件非是常威霸占戚秦氏這麼簡單,這件案子涉及的利益,是波及整個朝堂的,而不僅僅隻是因為一個太監。

在曆史上還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月黑星稀的晚上,一個老婦人背著包袱趕路。這時候一個搶劫犯從後麵一把奪走老婦人的包袱後就跑掉了。

老婦人大呼搶劫,有好心人前往追趕,然而抓到搶劫犯時,劫犯卻倒打一耙,說好心的路人是劫犯,由於天黑,老婦人也分不清誰是劫犯,現場又缺乏目擊證人。

縣令一番思考後,遂令二人沿著衙門前的路疾跑,其中一個人明顯跑的慢,縣令認定此人就是劫犯。

眾人都不解,縣令說:“如果跑的快的人是劫犯,肯定是不可能被追上抓住的。”

事實確實和縣令推斷的一模一樣。

第三種:心理戰術讓罪犯不打自招。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善於斷案的能人都善於抓住犯人做賊心虛的心理,運用各種心理戰來逼迫罪犯不打自招。

比如曆史劇新三國中的一段,聰明多智且深得曹操喜愛的曹衝被毒死後(沒錯,就是主角),曹操為了在曹丕和曹植間找出凶手,就讓他們兩個去靈堂守夜。

半夜三更時,尖利哀嚎的貓叫聲此起彼伏,曹丕嚇的戰戰兢兢,一夜沒有合眼,曹植則呼呼大睡,曹操隔著簾子將這一幕都看在眼裡。

在宋朝時期還有這樣一個典故:陳述古在福建蒲城縣任縣令的時候,縣裡發生了一起重大盜竊案,有很多嫌疑人,但證據又不能直接指定哪一個是真犯。

陳述古就心生一計,他對這些犯罪嫌疑人說,縣裡有一口古鐘,能辨明罪和無罪,隻要把手放在鐘上,即刻便能得出結果。然後他就讓嫌犯晚上一個個去摸鐘。

事先陳述古讓人在鐘上圖上黑墨,等嫌犯在漆黑的夜晚摸完後,陳述古觀察他們的手,結果有一個人的手乾乾淨淨,遂認定此人就是盜竊犯。

為什麼要選擇漆黑的晚上呢,因為晚上真犯看不到彆人摸過鐘的手是黑的,陳述古正是利用了犯人做賊心虛的心理,準確找出了真正的凶手。

曹衝在審問賈校尉的時候,也用了心理戰術,不過那是旁敲側擊,用一些小問題來套出賈校尉是說真話還是說假話。

等一下!

曹衝突然醒悟過來了。

或許...

我也可以用陳述古的方法來看看誰有說謊,誰沒說謊。

隻要探清了誰說真話,誰說假話,那麼,事情絕對會變得簡單的。

對!

就是這樣。

曹衝頓時變得躍躍欲試起來了。


最新小说: 我老婆竟是家母的閨蜜 離婚後我被各路女神撩瘋了! 從摸魚開始成為學霸 迷戀責罰 你出軌寡嫂?我轉身改嫁權臣 被逼出皇宮後,女帝哭著求原諒 空間在手:撿個王爺來種田 星際哨向:我真沒想萬人迷呀! 戰少每天都在花式吃醋 帶崽和離!再嫁世子她寵冠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