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皇宮內的一間不小的房間裡麵,一個俏生生的小蘿莉一手抓著一塊肉脯,等著小腳丫,搖著頭哼著歌,不時往自己嘴裡塞上一口肉脯。
這小家夥看起來貪吃,但是身形卻很是高挑,不大的年紀,卻可以看出長大以後的樣子了。
是個美人胚子。
在房間外麵,一個宮裝華美的美人看著走過來的曹節曹華,臉上雖然有苦色,但對著曹節曹華行的禮卻是標標準準的。
他正是劉舒的母親趙美人。
趙美人非是世家女,身後沒有背景,原本他隻是一個宮女出身,隻是有些姿色,被漢獻帝看上了。
一番最原始的運動之後,這個宮女居然有了漢獻帝的龍胎,自然而然的,趙氏被被封為美人了。
美人是後宮妃嬪的等級。
西漢初立,因秦之稱號:皇帝之妻稱皇後,妾皆稱夫人。並立八品(該八品也是沿襲秦時之製):皇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漢武帝時增加婕妤、經娥(經為女字旁,打不出來,下同)、容華、充依,各有爵位。漢元帝時又創昭儀,僅次於皇後;時後宮已達三千人,除皇後外,以下定製十四等:
昭儀,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婕妤,視上卿,爵比列侯(第二十等爵);經娥,視中二千石,爵比關內侯(第十九等爵);容華:視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第十六等爵);美人,視二千石,爵比少上造(第十五等爵);八子,視千石,爵比中更(第十三等爵);
充依,視千石,爵比左更(第十二等爵);七子,視八百石,爵比右庶長(第十一等爵);良人,視八百石,爵比左庶長(第十等爵);長使,視六百石,爵比五大夫(第九等爵);少使,視四百石,爵比公乘(第八等爵);五官,視三百石;順常,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均視百石。
十四等之外,還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視鬥食。
除此以外,史籍中還曾出現過諸姬、長禦、材人、待詔掖庭、中宮史、學事史等名目。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
而趙氏,便是妃嬪四等中的第二等,僅次於曹華的貴人。
“趙氏見過皇後,見過貴人。”
曹節臉上帶著笑容,一把將趙美人扶了起來。
“趙姐姐無須多禮,在皇宮內,你我就是姐妹,姐妹之間,不需要如此拘束。”
話雖如此,但雙方的等級還是差彆很大的。
這個差彆不僅僅體現在趙氏僅僅是美人,曹節曹華是皇後貴人的差彆上,更大的差彆是趙氏與曹家姐妹身後勢力的差彆。
趙氏身後沒人,而曹節曹華身後卻是有魏王。
連陛下都恐懼的魏王。
這才是她們之間的差彆,也正是這個差彆,讓趙美人生不起對抗的心思來。
“皇後貴人到此,可是有事?”
“姐姐不是忘記了吧?陛下可是要將舒兒嫁給洛陽侯的。”
洛陽侯的名聲趙美人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這個洛陽侯是魏王曹操最喜愛的兒子,而且是天下最有權勢的幾個人之一。
自己的女兒能夠嫁給他,日後定然是吃不了什麼苦的,而自己也能因此獲利,身後也有了支持。
所以即使劉舒隻有十二歲多一點,趙美人對於將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也沒有半點怨言。
更何況,在皇宮之中,即使她心中有怨言,那也是半點用都沒有的。
“舒兒要嫁給洛陽侯,做母親的,自然是十分高興,隻是現在洛陽侯還未來提親,皇後貴人來此作甚?”
不說是皇帝嫁女人,就算是普通人家嫁女兒,也是有一個章程的。
在東漢時期,普通人家出嫁女兒六個步驟。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即男方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之後,男方家用一隻大雁並備上其他禮物前去求婚,請求女方家收下,故稱為“納“。
問名,男方家納采之後,請媒人問女方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然後卜於祖廟,占其吉凶,卜的吉兆之後,再往下進行。
納吉,男方家問名之後,已經卜的吉兆,男方家仍以大雁作禮物請媒人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
納征,也叫納幣,納吉之後,男方家以五匹黑布,兩張鹿皮作為聘禮送給女方家,即後來的訂婚禮。
請期,納征之後,男方家選擇良辰吉日作為婚期,備禮去告訴女家,求其同意。
親迎,新朗親迎至女方家迎娶。
劉協是皇帝,皇帝嫁女自然規格更高。
在洛陽侯還沒有提親之前,就把女兒嫁過去,那叫什麼?
那能叫嫁女?
都和送女差不多了。
皇帝嫁女,嫁妝何止千金,沒有一定的規格,哪裡顯示出皇家威嚴?
曹節與曹華對視了一眼,片刻之後,曹節對著趙美人說道:“趙姐姐,陛下的情況,你也是知道了,洛陽侯乃是王侯。又是車騎將軍,手握重權,不是那麼好想與的。”
言外之意,就算是洛陽侯沒有來提親,也得把女兒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