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叛軍圍左昌於冀縣總部。
一些邊將起初並不想救援左昌,但很受尊敬的成功將領蓋勳迫令他們前去救援。
叛軍因尊敬蓋勳,主動撤圍。
此事後,左昌被虔誠的儒生宋臬取代。宋臬認為,隻有在民間教授《孝經》才能平亂,不顧下級反對將這一建議上表朝廷,隨即也被楊雍取代。
但地方狀況並未因此改善,地方官再度被叛軍圍攻。
有應對羌亂經驗的新任護羌校尉夏育在漢陽郡的畜官遭句就種羌首領滇吾攻打,蓋勳又一次率軍往救。
但這次,他在附近的狐盤遭到慘敗。夏育、蓋勳都逃走了,此時涼州政府顯然已經不能靠自己的實力應對叛軍了。
185年春,叛軍已達數萬人,進軍漢故都長安。朝廷任征討黃巾的名將皇甫嵩為左車騎將軍,防禦長安。但皇甫嵩初期無功,因宦官誹謗,上任四個月後於七月被免職。
涼州的持續叛亂使國庫大損,朝廷不得不課稅、征召勞力以應戰。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
議郎傅燮則發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演說,譴責崔烈,並強調涼州地處前線的重要性:
“涼州官員失和,使整個涼州落入叛逆之手。崔烈身為宰相,不想著為國家想平定它的辦法,卻想割棄一方萬裡的土地,臣竊以為疑惑。如果讓左衽的蠻夷占領此地,軍力強盛並作亂,這將是天下最大的顧慮和社稷的深切憂患。……如果崔烈不知道這一點,他就太蠢了;如果他知道了還這麼說,是不忠。“
傅燮的說辭打動了漢靈帝,他拒絕了崔烈的建議。傅燮被任為漢陽太守,派往前線。
八月,司空張溫被任為車騎將軍以代皇甫嵩。
新任破虜將軍董卓、蕩寇將軍周慎等均在其帳下效力。張溫所部十萬餘人馬行至美陽紮營。
邊章和韓遂也率本部來美陽作戰,雙方勝負未分,張溫一度未能取得優勢。
十一月,一顆流星墜入叛軍營寨,叛軍軍心動搖。董卓趁機突襲,擊潰叛軍,迫使邊、韓向西退入金城郡的榆中。
這也是董卓第一次出現在曆史的舞台上。
之後,發生了一係列的事情,持續了好幾年。
涼州之亂最後的結果是誕生了像董卓,馬騰韓遂這些的西涼軍閥,並直接的動搖了漢朝統治。
也為後來的五胡亂華奠定了異族人的基礎。
曹操這句話一說完,馬上便有人回應了。
“大王,涼州無非苦寒之地,何苦要費儘心機去保他呢?不如直接放棄涼州,也讓那些羌人自己打自己去,免得朝廷為此耗費無數。”
說話的是山東豪強的代表鄧家。
曹操聽到這個聲音,眼睛一眯,但卻是沒有說什麼話去反駁他。
“太尉,你以為呢?”
曹操把目光定格在賈詡身上。
賈詡一愣,好久之後才緩過神來對著曹操說道:“臣以為,涼州自漢室立國之初,便是我大漢疆土,這是祖宗留給我們的地方,不可棄。”
曹操看了賈詡一眼,之所以先說第二件事,還不是要賈詡給自己做一些配合。
畢竟,作為朝中的為數不多的能夠鎮得住場麵涼州人,也隻有賈詡與自己配合最是合適了。
接下來,便是要讓他們明白涼州的重要性,以及涼州的現狀了。
最後,才順理成章的讓自己的兩個兒子,踏上屬於他們的征程....
這是曹老板給自己預定的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