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竹林暗中還透著些光。
大理石路旁,除了一層厚厚的腐爛了的,還有快腐爛的竹葉以外,便是那堪堪冒出一個小頭的柔嫩竹筍。
這些竹筍被竹皮包裹著,此時還處在其貌不揚的狀態。
但是再過幾天,它便會將儲蓄了整個冬天的能力釋放出來,在短短十幾日的時間內,長成一株大竹子。
這是生命的奇跡,也是厚積薄發的典型代表。
當然,曹衝的注意力沒有被這些竹筍吸引了去。
從始至終,曹衝的眼神一直放在小亭子上,一直定格在鐘繇身上。
遠遠的看過去,鐘繇不老,但也不小了。
五十多歲的年紀,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老者了。
從青年時代起,鐘繇便開始嶄露頭角,並且得到曹操的重視,不然他現在也不會站在這個位置上。
要知道,他可不是姓曹,或者是姓夏侯的。
就算是姓曹的,姓夏侯的,除了曹仁之外,還有誰的地位能夠高過他?
當然,曹丕與曹衝自然是不算在內的。
論資曆,鐘繇當然是夠了。
少年時期,鐘繇被察舉為孝廉,任尚書郎、陽陵令,因病離職。
後又被三府征召,擔任廷尉正、黃門侍郎。
當時,漢獻帝在西京長安,李、郭汜等專權,鐘繇阻斷了獻帝和關東的聯係。
因此,鐘繇首次進入曹操的視線之內。
初平三年,曹操任兗州牧,在曹操要迎漢帝的時候。
鐘繇勸李、郭汜等人說:“當今英雄並起,各自假托帝命轄製一方,隻有曹兗州是心裡想著王室,如果拒絕他的忠誠,這不是符合將來願望的辦法。”
郭汜等人因為鐘繇的這番話,加以優厚地報答,從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漢帝取得聯係。
可以這麼說,在曹操得以迎到漢獻帝,鐘繇在其中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這是他最開始的資曆,也正因為如此,鐘繇才被曹操開始看重。
建安四年,當時馬騰、韓遂諸將恃強居於關中。
曹操為此很憂慮,經荀推薦,便任命鐘繇以侍中的身份領司隸校尉,持節督察關中各路人馬,將後方事務委托給他,特彆授予他不受製度拘束的權力。
鐘繇到達長安後,致信馬騰、韓遂等人,為他們陳述利弊禍福,馬騰、韓遂都送一子到朝廷為人質。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與袁紹相持,鐘繇送去兩千匹馬供給軍用。
曹操在給鐘繇的信中說:“得到送來的馬匹,很是應部隊的急需。關右地區平定,朝廷沒有西顧之憂,都是足下的功勳。當年蕭何鎮守關中,糧草充足,以至大軍獲勝,也不過與您的功勞相當。”
從曹操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曹操對鐘繇的看重已經到了把他當成是蕭何的那種程度了。
再後來,鐘繇在建安七年大敗袁紹大將郭援,並降服了南匈奴單於,三年後,鐘繇又平定了高乾等人的叛亂.....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
鐘繇能夠得到曹操信任,看重,並且走到現在這個位置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但是...
這些原因並不夠充分。
亂世出英雄,在這個時代的人,誰的簡曆不牛逼?
誰沒做過幾件大事?
就拿現在還活著的荀攸來說,
殺呂布,勝袁紹,滅袁譚袁尚,經略涼州,平定烏桓....
這一件件的事情,都是關乎曹操的生死榮辱的。
毫不客氣的說,在與呂布袁紹對抗的時候,隻要曹操走錯一步,便是萬劫不複。
荀攸的資曆難道不夠?
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