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休要再提,自古就沒有皇子做考官的先例,讓他做了主考官,朕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臣,遵旨。”
張首輔拱了拱手。
他原以為,這是太子和皇帝二人唱的一出戲,目的就是為了讓二皇子擔任此次春闈主考官。
這…自然是不行的。
可沒想到他隻是略微試探了一下,竟然得到了皇帝如此劇烈的反應。
既然不是演戲,那太子這是唱的哪一出?
試探皇帝有沒有放權給二皇子參政的心思?
張首輔搖了搖頭,看來每朝每代這樣的事都避免不了。
還好陛下如今尚值壯年,等到陛下大行的那一天,自己估計早就入土了,不用參與天家那些的是是非非。
至於如今,他隻需要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首輔,爭取在他活著的時候不讓天下出什麼大亂子,最好再為百姓多做些事情,史書上記載他的時候,也能好看些。
這場禦書房議事很快就結束了,最後還是禮部尚書推薦了一人,皇帝覺得也確實合適,便同意了。
那人便是禮部侍郎吳夫之,大名鼎鼎的五姓之一江陵吳家的嫡子。
說起來,他還是康王世子李洛的準嶽父大人,皇帝應允他為春闈主考官時,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這是除了夏家外,第一個靠攏他皇家的五姓家族。
世家大族根基深厚,無論如何改朝換代,他們依舊屹立於此,傳承數百年,枝繁葉茂,無論文風武學,都有著其屬於自己的脈絡。
江陵吳家便是其中最為顯赫的五大家族之一。
門閥需要通過向朝廷輸送人才,通過朝廷賜予他們的名望和權利,來保證家族的不斷興旺;皇帝也需要這些高門大族培養出的人才來治理天下,鞏固自己的統治。
這是這個世界最基本層次的世家大族與皇帝之間的關係。
朝中不乏有五姓家族出來的大臣,可品級最高的,也就是吳家的吳瑜了。
本朝大開科舉以來,皇帝便有意打壓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一直提防著前朝門閥與皇家共天下的局麵再現。
吳家這些年一直謹小慎微,吳瑜更是恪守為臣之道,再者他確實也有真才實學,讓皇帝挑不出一點毛病,這才把他擢升到禮部侍郎的位置。
前些天,康王家與吳家女欲定親之事傳來,讓他一陣哭笑不得,想了想便同意了此事。
既然吳家如此聽話,再許他一個天下士子座師之名又如何?
在他看來,所謂世家,也隻不過是他手上隨意操縱的玩具而已。
他的心思,也從未放在這一家一姓之上。
他的眼睛所注視的,永遠是整座天下。
至於五姓大族之一的夏家,那是他皇後的娘家,早早地就與他老李家綁在一起了。
皇帝放下茶杯,回過神來,看著正向自己行禮告辭的大臣們,點了點頭道:“你們去吧,孫胡中留下。”
孫胡中聞言,連忙道:“是,陛下。”
然後老老實實把自己抬起的屁股坐了下來,心裡想著,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孫大人的茶應該涼了吧。
太子,
再給孫大人續上一杯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