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死了,屍體就擺在皇後麵前。
來的可真快啊。
看著地上的死人,皇後眼中殺意依然不減。
在她看來,朱允熥始終是個巨大的隱患,容易成為藩王以‘勤王’入京的砝碼。
帶來屍體的錦衣衛站在一旁,臉色很難看。
“你做的很好,總算是大功告成了。”
“多謝娘娘讚賞……”
然而,當皇後湊近了看時,又覺得有些不對頭。
具體哪裡不對,她又說不上來,隻是懷疑的盯著來報信的錦衣衛。
就是這個錦衣衛有點問題,他的臉色太難看了。
“好了,你先下去吧,有事,本宮會叫你。”
“奴才告退。”
臨走前,錦衣衛頭都不敢抬一下。
屍體已然發臭,留在宮中很晦氣,但皇後還想進一步查證。
她找來貼身太監,讓其赴鳳陽,查詢朱允熥是不是真的不在了。
這是關乎到皇位的大事,千萬馬虎不得。
……
禦書房。
朱允文剛收到奏折,大同有瓦剌進犯。
當下,李景隆的軍隊正好駐紮在大同,所以是他負責抗擊瓦剌。
誰都知道李景隆不擅征戰,他哪裡有朱桂的本事。
能拿下代王朱桂,是因為李景隆以‘皇帝駕崩’的消息去傳旨,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僅用幾個人就拿下了朱桂。
這是權謀,不是戰爭。
大同剛到的奏報上,李景隆請求火速增援。
現如今,瓦剌已經兵圍大同,送信之人是偽裝成乞丐才僥幸混了出來。
“諸位愛卿,你們以為派誰去好呢?”
朱允文占據的是天時,但地利和人和太欠缺了。
他身邊三個大臣,忠心耿耿,卻沒有一人能征善戰。
如果藍玉還活著的話,瓦剌又有何可懼呢。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麵麵相覷。
片刻之後,黃子澄率先說話:“殿下,抵禦瓦剌之人,非盛庸將軍莫屬。”
勝庸?
不錯,他是朱允文麾下四大猛將之首,在軍中威望極高。
雖然比不了前翻的徐達以及藍玉等人,可是對付瓦剌應該問題不大。
隻不過,削藩的策略在考慮之前,朱允文就命盛庸去操練兵馬了,隨時準備應對來犯之敵,特彆是燕王。
可以說,盛庸是軍中支柱,是主帥,他可不能走。
其他三位將軍,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還有其他人選麼?”
黃子澄再奏道:“郭英將軍可堪大任。”
“好,就依愛卿所言,命郭英帶十萬兵馬前往大同,一舉擊潰瓦剌。”
十萬……
這也太少了吧。
但是,朱允文又不能派兵太多。
因為,此時南京需要最大的保護。
剛滅了兩個藩王,其他藩王很容易蠢蠢欲動。
出兵太多,他的皇位也就不穩了。
此刻,應天府裡,朱元璋也看到了大同的奏報。
這更讓他對朱允文失去信心。
隻想著皇位,沒考慮到隨之而來的隱患,這皇孫的確很讓他失望。
蔣浣站在一旁,看著朱元璋走來走去,一聲不敢吭。
“咱怎麼就有了這麼個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