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燕王隨太祖爺征戰天下多年,身經百戰,無往不利,又兼得名士姚廣孝為軍師,堪稱鐵壁。他能用區區八百人拿下北平,足見其厲害之處。”
“盛庸將軍固然驍勇,可卑職認為,他絕非燕王對手。如若不然,娘娘也不會在此徘徊了。”
皇後的小心思被人看穿,還是個沒品級的錦衣衛,她瞬間發怒:“大膽!”
三通沒有抬頭,繼續說道:“卑職查看過北平的地形圖,已思得一良策。”
“哦?”
錦衣衛中,還有懂得打仗的人才麼。
皇後可是知道,百分之八十的錦衣衛,都是從民間孤兒中挑選出來的,毫無背景,乃至無資曆可巡。
這是朱元璋留下來的規矩,這些錦衣衛潛入到很多王公大臣的身邊去,那些人就算發現了錦衣衛,對他們也無可奈何,因為查不到任何背景。
錦衣衛還有一項規定,不允許是參加過科考的。
讀書認字是必須的,但不能與朝廷製度有任何瓜葛,必須無以稽考。
既然沒參加過科舉,就不懂安邦治國之策,又如何懂得打仗呢。
“哼,你大言不慚的,是在教訓本宮麼?”
“卑職不敢。”
“那你就把你的想法說來聽聽吧。”
三通主動拿出一張地圖,鋪在地上,然後取出火折子,點燃一根蠟燭:“娘娘,請看。”
“嗯?”
“這就是北平,燕王的進退之路一共兩條,前後夾擊雖然看似不錯,但任何一路隻要被他突過去,我軍必敗。而卑職認為,燕王會節省時間,直接從正麵突破盛庸將軍隊伍,而後直入南京。”
皇後輾轉反側,其實她也想到了。
她之前還書信給了湯和,想讓湯和帶兵出征,夾擊朱棣。
信國公軍功顯赫,在徐達死後,湯和才是大明第一將。
然而,湯和回信中說,自己已身患重病,不能領兵,整天臥病在床,恐怕時日無多。
如果湯和健健康康,直接領命的話,皇後還用著這麼大的急麼。
三通繼續說道:“燕王想要進兵,必經過這條峽穀,此地地勢險要,可設下埋伏。”
“哼,這還用你說麼,本宮已命盛庸在此設下伏兵一萬。你來找本宮,就是說這些?嗬,看來,本宮是高看你了。”
“不,娘娘,卑職說的埋伏,是建造營寨,從峽穀入口到出口,設下百座營寨,多設弓箭手、滾木、礌石,一旦燕王大兵接近,可從其中部下手,將他困在其中。”
唉?!
聽到這裡,皇後的眼神透亮。
她俯身下來,望著地圖,思考著三通的話。
皇後也自幼讀書,聽說過這種戰法,隻不過不能靈活運用而已。
按照三通的說法,朱棣縱有神兵天將,也難以連續攻破百座營寨,因為每下一處營寨,他的兵力就會被削弱一分。
就算他能突破這重重阻截,真到了南京,他的兵力也已十不存一了。
“嗬嗬……嗬嗬!哈哈哈哈!果然妙計。”
皇後欣然的望著三通,緩緩起身:“你果然深通兵法啊,隻當一個錦衣衛,太屈才了,你在家中念過書?”
“卑職曾讀過私塾,認不得幾個字,蒙太祖皇帝天恩,又逢家道貧寒,才做了錦衣衛。”
“好!此法甚好!可前後都設下百座連營,讓朱棣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