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該死的家夥……他的營寨那麼多,本王就真的突不過去了。”
“王爺,為今之計,不能硬拚,要麼繞路,要麼先退回北平固守。北平已是王爺的地盤,錢糧富足,固守三五年不成問題。”
“不行!退回北平?要是朱允文將本王困在北平該怎麼辦呢?他手中的武將是不多,但可以從各地調集兵馬過來,難道讓本王坐以待斃麼?”
這點,姚廣孝就無法預料了。
戰爭是瞬息萬變的,一個想法的失誤,都會導致全軍覆沒。
他現在沒有更好的主意,自然也就不會給朱棣獻策。
便在這天夜晚,盛庸劫營了。
因為天黑,看不出人馬多少,朱棣隻安排兩千人值夜,始料不及遭到重創。
他手下的將軍反應還算快,所以隻損失了五六千人。
可等他想要反打,盛庸早就不知所蹤了。
被劫營之後,所有將軍回到朱棣大帳聽令。
此地絕不能久留,他現在相信姚廣孝的話了。
這個地方,窮山惡水的,糧草接濟困難,斷不能久持。
雖然把眾位將軍叫了過來,可是下令進兵的人也是朱棣,他麵子上過不去,不好自己打臉說撤兵,因此給姚廣孝遞了個眼神。
姚廣孝很快心領神會,主動說:“王爺,現在必須撤兵,若王爺不撤,我便死在這。”
說完,他跪下了。
朱棣過去攙扶:“軍師,你這樣,讓本王很心痛啊。就算失去了天下,本王也不能失去軍師你啊。”
“王爺知遇之恩,臣萬死難報。”
給了個台階,朱棣便放鬆下來:“唉……好吧,傳命,撤兵回北平。張玉、丘福,你二人斷後,大帳不撤、將旗不舉、不點火把,軍隊節節撤出此地,敢有高聲喧嘩者,斬。”
天明時分,盛庸得到了探馬的消息,朱棣撤兵了。
他笑的開心:“燕王……不是很能打仗麼,不照樣敗在我的手上。都說他的軍師有多厲害,依本將軍看來,不過如此而已!哈哈哈!”
帳中,所有將軍慶賀的抱拳:“將軍英明,我等佩服!”
“好!立刻給朝廷上奏!”
……
應天府,朱元璋下榻處。
戰報這回事,老朱比朱允文和呂皇後知道的還要快。
因為他讓蔣浣在盛庸軍中安置了錦衣衛,還是盛庸的貼身侍衛。
可是老朱心中很是困惑。
連營的計策,能是皇後想出來的麼。
他對自己這個兒媳婦可太了解了,心機很深,暗藏謀略,但她卻不懂打仗。
盛庸居然夜襲朱棣,導致朱棣退避三舍,這不開玩笑麼。
“盛庸和耿炳文這兩頭蠢豬,怎麼能贏了我的兒子朱棣。”
不管怎麼想,他都不覺得盛庸有這樣的才能。
“蔣浣,是誰給盛庸獻的計策?”
“這就不清楚了,據說燕王派了個人進入盛庸大帳,一番密談之後,就出現了劫營之事。”
“哦?朱棣的人會給盛庸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