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有兩件要緊事要做,一是培養出一支頂尖的軍隊,二是充盈國庫,這兩件事,必須一起做才行,因為時間不等人。
想必此時,燕王正忙著招兵買馬吧。
加上齊王也蠢蠢欲動,所以,兼顧國庫的同時,軍隊是第二重要。
“李進。”
“參見殿下。”
“平身吧,國庫現在沒錢,你現在是朝中最大的官,你有神明好主意?”
李進沉默,搖頭:“微臣沒有。”
靠!
怪不得這家夥官位不高呢,除了聽話之外,毫無主見。
老朱不讓他頂替李善長的位置,還是有道理的。
“你不知,我卻有個想法,這件事由你來做,還要秘密進行,不能以朝廷的名義。”
“微臣聽命。”
還沒說是什麼命令呢,就聽,這家夥真二。
朱允熥撓撓頭:“我打算設立一個‘財神閣’,讓戶部播銀二百萬兩,從應天府開始,著重發展商業。凡是加入財神閣的商人,不管去哪兒做生意、做什麼生意,朝廷都給開路條,暢通無阻,而且稅率下調到百分之五左右。”
聽了朱允熥的話,李進心裡咯噔一下。
要知道,朱元璋一直都在打壓商人,稅率久高不下。
商人交了稅之後,到自己腰包的錢,少之又少。
經商在本朝是最吃力不討好的。
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非但要拉攏官宦勢力,還要彆出心裁,有巨額資金,在民間拉攏地方豪紳、勳貴等等。
就是說,除了本錢之外,還要給官府、豪強一些錢。
因此,在本朝能做商人做到買得起房子的,十中有一就不錯了,大多數人都是虧本。
誰讓老朱仇富呢。
而朱允熥這個命令一下,就等於給商人起死回生的能力。
原來的稅率達到盈利的一半以上,現在隻收百分之五,那朱元璋能答應麼。
“殿下,這……這可違背了太祖爺定下來的規矩啊。”
“現在是我做龍庭,國家都窮成這樣了,還講究什麼規矩?難道你想讓大明變成一個乞丐國麼?”
李進也知道這裡頭的弊端,但是誰敢違背朱元璋的意思呢。
朱允熥繼續道:“財神閣由你主持,你找一個心腹之人去辦就行了,那些民間商人的出貨和進貨,你要暗中支持,官府衙門不得向財神閣的人索取任何利益。”
“此外,加入財神閣的人,如果有人缺少本錢,我們支持,那二百萬兩銀子就是見證。第三,財神閣必須自己先做幾樣生意,把名氣給打出來。”
李進輕聲說:“殿下,不以朝廷的名義來做,那百姓也不敢加入啊。”
“先暗地裡做,等我登基之後,再默許,你明白麼?”
原來如此!
李進胸中澎湃,對朱允熥升起無限敬意。
這是帝王之術!
直接由朝廷默認,不如新皇登基後的一紙詔書來的讓人震驚。
這是朱允熥在給自己登基鋪路,收攬民心。
要是現在就以朝廷的名義下達,百姓未必買賬,因為在他們眼裡,隻有皇帝發話,才最管用。
“殿下,您何時登基?”
“現在國庫沒錢,辦一次登基大典,需要耗費數百萬兩銀子,此時登基,不合時宜,先賺錢。”
“可是,國不可無君啊……”
“這事我自己會考慮的,你不必多說,下去辦事吧。”
不做皇帝最大的原因,就是沒錢,還有——朱棣、齊王尚在,對應天虎視眈眈。
一旦稱帝,那二人肯定在祭天大典之前,發兵南來。
朱允熥自己賺到的錢,個人腰包是不少,但不足以維持一個國家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