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話,一下把朱棣給驚醒了。
手中這封矯詔必定是假!
太祖爺已經死了,天下皆知,怎麼可能還會寫詔書。
若真有這封詔書,湯和會不知道麼,錦衣衛會不拿出來麼。
“好個朱允熥……你真狡詐啊,連老爺子的筆跡和語氣,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朱棣將信揉皺,丟到一旁:“高熾!高煦!高燧!”
“兒在!!!”
“傳為父的王命,著所有將軍,來此議事!”
兩日之內,散落在江南各地帶兵的人,全都到了朱棣這邊。
因之前的誤會,所以朱棣也重新讓丘福執掌兵權。
朱棣審視眾將:“列位將軍,朱允熥要稱帝,他是咱們的死對頭,一旦他做了皇帝,本王首先就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而諸位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張玉出列拱手道:“末將願為王爺馬首是瞻!勢與朱允熥拚個你死我活!”
“好!下月初八,便是朱允熥的祭天大典。他一定會去應天城外的祭天大鼎處,那是咱們最好的機會,也是他最鬆懈的時候。就在應天西郊,剿殺朱允熥!”
眾將眾誌成城,現在有五十萬大軍,精兵也有十萬。
可以先去埋伏,等朱允熥一到,便四麵楚歌。
“張玉將軍!”
“在!”
“丘福將軍!”
“末將在!”
“朱能將軍!”
“在!”
“陳亨將軍!”
“在!!”
“命你四人帶十萬精兵作為先鋒,去往應天西郊山野處埋伏。本王自會帶四十萬人隨後趕到。”
張玉想了想,說道:“王爺,是否可以先找人裝扮成客商混入城中,時時打探消息,好知道朱允熥的動向,免得撲空。”
朱棣滿意道:“張將軍所言,乃兵法之精髓,本王幸甚。”
看著一個個將軍滿懷勝利的麵孔,朱棣雙手抱拳:“列位將軍,此一戰,便是定乾坤之戰,決定天下將落入誰人之手。棣——在此拜謝眾位了。”
“啊?!王爺不可!”
張玉率先下跪,其餘諸將也紛紛下跪。
“王爺,此一戰,不成功,便成仁!我等當奮力拚殺,以報王爺厚恩!”
將軍們退下去後,朱棣回頭看著朱元璋的牌位。
他心裡其實沒有絕對的把握。
因為姚廣孝臨行前說過,朱允熥的智謀在他之上。
連軍師都這麼說了,朱棣自然也沒底。
他也知道,現在出兵不是最佳時機,如果假以時日的話,拖延兩年,他便能占據更多的城池,收攬更多兵馬。
可是,時間不等人。
絕不能等到朱允熥繼位順利之後再想辦法。
這是帝位之爭,常言道:名不正、言不順。
誰登基,誰就是一國之主。
倘若他自己在江南稱帝,也是無用的,因為應天是帝都,太祖爺剛剛駕崩不久,還沒有二世皇帝,就急於遷都,誰能信服呢。
換言之,如果他和朱允熥同時登基,那天下人眼中的皇帝,肯定是在應天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