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晟!可認得本王?!”
宋晟居高臨下,目光聚焦:“王爺,末將認得。”
“你為何投效朱允熥?你不記得咱們在漠北征戰時了嗎?你我是生死之交!”
“王爺,陛下已經登基,是為永業皇帝,你不應該勞民傷財,起兵謀反,以至生靈塗炭。”
朱棣聽的滿臉怒火,手中長槍一指:“宋晟!你背信棄義!是為小人!”
“王爺,你錯了,皇上乃天命所歸,如今已是大明二世,請王爺以天下為重,不要再起刀兵。”
“混賬!朱允熥不過是個奸詐小人,他做皇帝,本王也做得!你真要跟本王廝殺麼?!”
“王爺,末將現在是軍中校尉,聽命於陛下。”
朱棣不免冷笑道:“校尉?嗬嗬嗬,你有大將之才,朱允熥卻不懂得識人,好個校尉,做得好大官呐。你若追隨本王,好歹也是個先鋒將軍!食千戶!”
這麼小的官職,宋晟居然也能接受。
“哼!嗬嗬嗬……宋晟,我誓殺汝!”
說完,朱棣調轉馬頭,大喝道:“回去!”
說心裡話,宋晟真的很佩服燕王,曾經一起征戰時的情景,他曆曆在目,論打仗,太祖爺的諸多兒子當中,朱棣最厲害。
如果不是朱元璋單獨召見他,給他下命令,他可能真的會跟隨朱棣。
然而,人人都說朱棣像朱元璋的性格,可在他看來,朱允熥才最像朱元璋,有一種令人作摸不透的感覺。
反觀朱棣,除了多疑之外,沒有那種老謀深算之感。
旁邊,三通說:“燕王要全力攻打過來了,你有什麼想法?”
“三通將軍,陛下設下連營,縱然燕王插上翅膀,也飛過不去。我的意思是,在他全力攻打這座營寨的時候,咱們先抵抗一陣,然後繞到附近山中,放他過去,之後斷他後路,將軍意下如何?”
“嗬,宋將軍不愧為上將之才,陛下其實也這樣說過。”
“哦?”
朱棣回到軍中後,下令攻打營寨。
手下將軍除了主將張玉、丘福之外,全部出動。
他揚言,要在半個時辰之內,拿下這座營寨。
而結果也正如他所料,大軍就這樣過去了。
距離第三座營寨的路程有三裡多遠,大軍看不見,還以為沒了營寨,全軍火速前進。
可是,先鋒將軍朱能、陳亨再次看到營寨之時,才覺得現實有多倉庫。
因為每攻下一座營寨,他們就要損失好幾萬兵馬。
如果後頭連營不斷,不過十個營寨,他們就兵馬凋零了。
“王爺,前方……還有營寨。”
其實,朱棣早就料到了這一點,他自己也想撤,但麵子上過不去。
隻恨沒人能提出有力的話來反駁自己。
“你們都是能征善戰之將,拿不下這些營寨,你們會安心麼?”
“可是,王爺,三軍已經出現疲勞,我軍攻下兩座營寨,已損失兵馬接近七萬人,再這樣打下去,末將擔心……”
“你們累,難道他們就不累麼?!給我打!”
忽得,一名軍校快馬而來:“報!!!——”
軍校跳下馬來,單膝跪地,滿臉緊張:“報!王爺,我軍後方山林出現大批敵軍!”
朱高煦一聽,慌的鎮住:“不好!爹,他們是故意撤退的!特地丟了座空營寨給咱們,為的就是包抄咱們!”
還用說麼,這麼明顯的戰局。
朱棣翻身上馬,大喊道:“張玉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