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天的路上,朱允熥去見了朱允文。
上次朱允文從皇宮逃跑後,一直在暗衛的看護下,住在一個院子裡,還改名換姓,以求自保。
他已經知道朱允熥登基了,沒了任何想法。
朱允熥走進院子時,朱允文整個人都愣住了。
按輩分,朱允熥是弟弟,但他又是嫡子,而朱允文則是庶出。
“允……熥。”
他忽然覺得自己的稱呼有誤,忙過來下跪:“陛下。”
“哥,起來。”
朱允熥扶起他:“哥,朕不是來殺你的,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咱們好歹也是一家人。”
不殺?
他的想法和之前朱棣的一樣,爭奪皇位,豈能不斬草除根呢。
望著朱允熥的眼睛,朱允文不知該怎麼辦了:“皇上,你要把我怎麼樣?”
“封王。”
“王……我……”
“撤藩的想法,是呂皇後替你出的吧?”
這個想法,其實是朱允文自己想出來的,但皇後當時非常支持。
他知道朱允熥這是給自己台階下,但看著朱允熥,他又說不出話來了。
“哥,你想回應天,還是留在這兒呢?或者去彆的什麼地方,朕都滿足你。”
“我……臣願聽皇上的。”
朱允熥把兄弟帶回了應天,將原來朱允文在皇後外的府邸賜還給他,且封他為敬王。
就在當天晚上,朱允文被人帶到了朱元璋麵前。
他是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爺爺居然還或者,那之前的一切又算什麼呢。
“爺爺?爺爺?!您還活著!您真的還活著!”
老朱坐著,孫子跪著,爺孫兩人注視良久。
從小,朱元璋最寵愛的,就是朱允文,多少年,一直耳提麵命,親自傳授為君之道。
可結果呢,這孫子不成材。
封王在老朱做皇帝的時候,就有群臣反對。
但誰能理解他的心思呢。
當時連劉伯溫都反對,隻是不敢說罷了。
封王的利弊,老朱都清楚,可那時候,他封王的目的,並不是用這些兒子來駐守疆域,而是讓他們的權利擴張,從而壓倒淮西勳貴。
大明建國後,最棘手的,就是淮西勳貴。
殺功臣不容易,弄不好,要被所有人詬病,說他卸磨殺驢。
所以,派出那麼多兒子,暗中搜集勳貴們的劣跡。
凡是膨脹的人,都不能留著。
這些人居功自傲,老朱的兒孫可是招架不住啊。
他交給朱允文的,大多都是馭下之道,可孫子是一句話都沒聽進去,怎能不讓人心寒。
“允文,允熥做了皇帝,你服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