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正好也在。
因為朱棣派人送了自己的外甥女來應天,朱允熥正在想給皇後一個名位。
“皇上,臣有要事稟報。”
“李進,你先下去吧。”
張信的密信,看的朱允熥大為惱火。
有人截了朱棣的糧草,寧王還送了一封密信過去。
那麼,截斷糧草的人,也跟寧王有關係嘍。
“好個寧王!”
不辦他,他反而還得瑟起來了。
“三通,傳朕旨意,封了寧王的住處,不允許他跟任何人見麵。”
“遵旨。”
三通反問道:“皇上,那大寧府的八萬精兵怎麼辦?臣聽說,那些人隻聽從寧王號令,不少人都認他當了義父,若寧王被囚的消息傳出去,那群人可能要造反。他手下的人,也有不少交兵悍將啊。”
“好辦,湯和的二十萬人還在麼?”
“還在河北一帶。”
“現在他們軍中誰主事?”
“廖永忠。”
“唔……傳朕旨意,封廖永忠為征北將軍,命他日夜兼程,率軍前往大寧,與寧王手下的兵馬合兵一處,直接接管。如遇抵抗,格殺勿論。”
交兵悍將,絕對不能慣著!
隻看寧王做的這些個破事,就知道他才是具備反心之人。
朱棣不過是求生而反,可他呢,是貪圖兵權才反,兩者有著本質的差彆。
“皇上,寧王如何處置?殺麼?”
“朕當著所有人的麵說過,不殺他們,朕也不廢寧王的爵位,他仍然是寧王,但不可放他出來。好吃好喝好招待,安排幾個女人去伺候他,免得他寂寞,寧王好這一口。”
“臣明白,臣即刻去辦。”
說心裡話,朱允熥是真想殺了寧王,留著這種人,早晚是個禍害。
但天子一言九鼎,既說了不殺,就不能動手。
否則,其他朱家人會都起反心。
“三通,你親自護送糧草去大同,帶上兩萬人,誰再敢劫糧,給朕抓幾個活的來。”
三通下去後,李進又進來了。
他已經替朱允熥選好了良辰吉日,三天後,便可立後。
屆時,滿朝文武都要來慶賀。
朱允熥也正好將各個王叔都叫過來,喝杯喜酒。
說好的請客吃飯,之前隻是喝茶,這次他可是認真的。
龍案上,是未來皇後的畫像。
朱棣的這個外甥女,也算長的不錯了,但跟個彆宮女相比,依然有瑕疵。
估計燕王也是大大費了一番周折的。
誰讓朱允熥要他外甥女呢,隻能從矮子裡頭拔高個兒了。
“陛下,臣擬了很多皇後的封號,為首一字,當取‘孝’字,意為忠孝、仁孝,第二字為‘惠’,意為賢惠,這第三字該有陛下來定奪,臣不敢僭越。”
“就定‘安’字吧,安者,平安吉祥、國家安定、百姓安康。”
“陛下聖明。”
“立後當天,交給你來主持,皇後寢宮,也歸你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