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話可不能亂說啊,當心出事了。”
“我怕什麼?我爹也是跟隨太祖爺打天下的,當年太祖爺賜給的物件,還在家裡擺著呢,那就是我的保護傘,我不怕!”
不光民間這樣議論,朝廷的官員是反對聲一片。
官員中,十有八九都靠奴隸來維持生計。
這道理很簡單,太祖爺剛駕崩也沒多久,官吏窮困的製度依然存在,一品大員一年才不到二百兩銀子。
這麼少的俸祿,又要維持家中生計,又要定製像樣的官衣,還要迎來送往,杯水車薪。
那些朝廷大員,誰家裡沒幾十個傭人呢。
做一件像樣的官衣,少說也得百兩銀子的花銷。
純靠俸祿,那過的連乞丐都不如。
不掙錢、沒臉麵,他們還出來做官乾什麼呢,沒有任何意義嘛。
官員們聚集在中書省外,滿臉的不高興。
“皇上這麼做,咱們的活路可就沒了啊。”
“辭官算了。”
“我十年寒窗,三年科場,容易麼?說辭就辭?”
先前,朱允熥已經罷免了一大批官員,留下來的人還不到五十個,加上李進操辦的‘學院’才剛剛開始,征集各地的官員人數太少,所以朝廷很多事都難以進行。
留下來的這幾十個人,不管朱允熥說什麼,他們都聽。
但這一次,情況嚴重了,朱允熥玩的是釜底抽薪啊,等於要把他們給掏空了。
掌管中書省的人,當下是李進,他們希望李進給個說法。
眾人議論紛紛之時,李進從廳內走出,他們全都圍了上去。
“李大人,皇上這要乾什麼?到底是誰給皇上出的主意啊,這不要人老命麼?”
“李大人,你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你可得為大家說說話啊。”
“就是嘛,這個製度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幾千年了沒變過,現在突然要變,誰受的了啊。就算皇上體恤百姓,也得慢慢來嘛,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李進望望在場的人,麵無表情的說:“諸位大人,你們這是問本堂麼?”
“當然啊,你可是中書省左丞,就差一個相字了,不問你,我們問誰啊?”
李進推手示意道:“諸位大人,彆這麼說,太祖爺下過旨,廢除丞相製,我大明已經不會再有丞相一職了,你們可彆害本堂。”
“李大人,您?”
“好了,諸位大人閒的沒事做,可以直接去見皇上,本堂哪有資格左右皇上的想法,你們也太抬舉本堂了。”
去找皇帝?
嗬,他們哪兒敢啊,萬一皇帝一生氣,把他們的官全都免了,這可如何是好。
李進直接走了,留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
有人不爽道:“我估計啊,這事情就是他李進獻的策,他是躲開了。你們想想,皇上剛剛大婚,哪裡會想到這一點,學院的事還沒處理好呢,他就急於改律法,必定是有人獻策。”
“要我說,不如咱們全都辭官不做!這樣一來,朝廷就沒法正常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