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的一百二十人,是各地有名有姓的在職官員,那些沒記錄在冊的,官職卑微,最小的隻有九品。
朱允熥又問道:“洪武年間大案頻起,科舉一共開了三次,選出官員多達三千多人。可是因各種案件被殺的,卻有兩千九百多人。”
“陛下,官員懈怠,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說得對,那你知道太祖皇帝殺這些人,隻因為他們貪財好色麼?”
這個麼,劉璟還真不知道。
而且在場的十幾個官員也都說不出來。
在他們內心,是覺得被殺的官員,大多數都牽扯到淮西勳貴的案子中去。
尤其是胡惟庸案,胡惟庸任丞相期間,學老朱收了不少義子,結黨營私,各地官員也都紛紛投帖,拜在他的門下。
而這些歸順胡惟庸的人,大多數是沒什麼才能的,全靠‘結黨’和‘攀附’,隻要巴結好了上差,就算一無是處,一樣可以平步青雲。
科舉換來的官員,隻要官到手,就開始營私舞弊了。
曆朝曆代的官員都是這樣的,因為八股文中並沒有教誰當官的知識,為官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們懈怠和無能,讓老朱大為憤慨。
若是在一個中庸的皇帝手下做事,那就滿朝上下一片太平了。
隻是他們運氣不好,碰到了朱元璋。
“請陛下垂訓。”
“官員的任免,在於職能的分配,想要沒貪官,誰都做不到,太祖皇帝做不到,朕也做不到。朕能做的,就是儘量讓各級官吏的腦袋上都懸著一把看不見的劍。”
“……”
眾官員就沒聽懂朱允熥的意思,大家都沉默了。
“聽旨——”
眾人一應下跪。
朱允熥用宣布的口吻說道:“自明日起,朝廷招納五品以下官員,各地官員都由百姓來選舉,先看德行,再看能力。凡選舉的官員,百姓都可以集體上書進行廢除。”
就是說,官員任免的權利,已經不在皇帝手中,而在民間。
百姓選出來的官,也可以隨時作廢。
而一旦被選出,官員的所有行為,都在百姓的監視之下。
一向沉默的李進此時要開口了:“陛下,這不合規矩啊。”
“怎麼了?”
“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官員的任免,一直都在天子手中,隻有皇權最大,如果將官職的任免交到百姓手裡,那皇權就削弱了。”
朱允熥哼哼作笑:“李進,難得見你提意見啊。不過朕告訴你,民貴君輕,君尚且輕,何況是官員呢。用屠刀來嚇唬官員,總有官員心存僥幸,覺得自己不會被朝廷給監察到,這種心理讓她們可以放手去的去結黨營私。”
“可……”
“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事,隨時會被百姓給扒拉下來,他們還敢這樣麼?”
李進又說:“陛下,我朝官員俸祿不高啊,吃力不討好的事,似乎……似乎……”
他說不下去了,李進突然間感覺自己的話太多。
一想到朱元璋那雙眼睛,他就渾身發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