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跟韃靼有盟約的,怎麼會突然背棄了呢。
莫非軍情有假?
“快!傳本王令,召所有將軍來議事!還有解先生!”
這個軍情十萬火急,是直接送到朱權手裡的。
其他人聽了,隻是感到詫異,不像朱權反應那麼大,因為他們不知道朱權和韃靼之間的密謀。
唯一知道這件事的人,隻有謀士解士仁一個。
由於消息來得突然,沒給他們反應的時間,所有解士仁也是一頭霧水。
但是,既然瓦剌和韃靼兵發江南,就足以證明他們是來打仗的。
否則,韃靼應該去打應天才對,不會繞道跑江南來。
可也不應該這麼快啊,從兩個部落到江南,沿途也有許多城池,他們隻要攻打一兩個城池,就得拖延不少時日,那江南早就知道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令眾人很困惑。
而現在,局勢又逼得他們不得不儘快做出決斷。
將軍們都不說話,全等著朱權開口,朱權又在等軍師開口。
於是,十幾雙眼睛,眼巴巴地瞧著解士仁。
“王爺,瓦剌和韃靼這麼快就到江南,好像沒遇到任何阻礙,如履平地一般,這裡頭問題很大。”
“先生,請先生為本王一決。”
“唉……”
麵對兩個部落的進攻,那包圍鎮江的軍隊,就必須退出來,而且要分開迎擊兩方麵的人,燕王必定逃脫。
“報!!!——”
又來了一個送軍情的。
“啟稟王爺!前線急報!”
“快——拿來我看!”
這個消息不是關於瓦剌和韃靼的,而是他們進兵路線上所有的城池,百姓提前撤走,隻留下一部分殘兵,而這些殘兵隻是略微抵抗了一下。
麵對瓦剌和韃靼,竟然還有城中軍士主動大開城門。
好像特地給這兩股部落讓路一樣。
“軍師,請過目。”
解士仁拿過去看了看,眉頭緊皺:“王爺,此乃皇帝之計也。”
“皇帝?朱允熥?他什麼計策?”
“皇帝這是一石三鳥之計,何其毒也。”
朱權懵了:“請先生細細講來。”
“瓦剌和韃靼,是皇帝放進來的,他下令讓這兩個部落的兵馬暢行無阻,打通了兩邊直奔我江南的路線。這樣一來,我軍就必須派出足夠的兵馬進行抵禦,那麼,鎮江的燕王就能脫險,此為皇帝一利也。”
“二利者,是讓瓦剌和韃靼攻打我部,耗損我軍實力,逼的我軍與他們交手,兩敗俱傷。”
“這三麼……便是關門打狗,皇帝可以乘此機會,將瓦剌和韃靼的精銳消滅在大明境內,就在江南。”
聽到這一石三鳥之計,朱權腦門都出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