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導致,薛虹每畫出一張圖紙,大腦承擔的負荷遠比背誦一本十萬言的著作要困難的多。
加之薛虹的記憶力極強,導致亂七八糟的知識,混著圖紙的細枝末節龐大的信息一瞬間超過了負荷,把薛虹給衝懵了。
說白了就是類似於人為超憶症,隻不過薛虹這個屬於可控的。
之所以會搞到現在這個地步,還是薛虹有些太著急了。
薛虹能不急嗎?百步者半九十,更彆說薛虹現在連十都未必走完了。
薛虹也發現了華夏文明距離曆史的軌跡偏離的太嚴重了。靠他自己一個人想要把一個文明硬生生掰回正軌,簡直太困難了!!
薛虹不知不覺間,已經而立之年了。
在這個七十古來稀的時代,自己還能夠推著這個國家走多遠,薛虹也說不準。
薛虹自己也知道,個人的力量對於曆史的進程微不足道。所以一直在不停利用自己的人脈布局,編織足夠的利益網,誘使天下不斷的向前走。
而薛虹要做的,就是不斷將前麵道路上的坑坑窪窪,提前替大明排除。
努力了十年,回過頭來一看,自己距離起點也隻走了很小一部分。
甚至可能隻要自己一死,所有的一切立刻就會被搬回錯誤的軌道上。
所以薛虹開始放慢了對外的腳步,開始試圖整合文化、科學。
現在的儒家主流思想不足以成為孕育科學的土壤。
至於薛虹為什麼不著書立說,嘗試自己去開創一脈?
第一,薛虹沒有那個時間,薛虹現在的職位與其說是詹士府少詹士,不如說直白一點:太子秘書兼內閣六部參謀。
等太子登基後,薛虹身上的擔子隻會更重。
第二,薛虹腦子裡的知識,九成都是不能外放的。除非薛虹手把手教導,並且要求對方立德,要不然學會了個頂個的恐怖分子!
或許可以做文抄公,弄著經典來開民智呢??
醒醒!!老弟,文抄公沒那麼好當啊!!藝術文學具有時代的局限性。
舉個栗子:
後世零八年奧運會唱“我家大門常打開”。
和八國聯軍燒頤和園那會唱“我家大門常打開”。這倆的立意能是一樣的嗎??
後世當街說“他日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最多被當成中二。
這個時代你去大庭廣眾下喊一句看看,分分鐘被拿下!
薛虹坐在床上,聽著門外的嘈雜,思緒不知不覺間再次動了起來,可就是這一動,立刻讓薛虹覺得大腦再次嗡鳴了起來,頭痛欲裂。
“呃,這下慘了,進度又要被耽擱了。隻能希望,大師伯那邊能帶來些驚喜了。
也罷,或許……是該休息一下了。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沒了我,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應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