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凡決定再觀察一段時間。畢竟靈主估計也發現不了孫道通,老家夥修為太超凡,又是自己一個人以軍兵身份混入其中,還有嘗試的可能。
隻是薑琪的安全問題,卻必須要慎重考慮。
於是,他送給薑琪一口拉杆箱。
當然,免不了被某個崩潰的家夥一頓口水狂噴。江公子卻全然不在乎,全當洗臉了。
至此,時間已經來到十一月中旬。
秦夏之戰已經進展到白熱化。
秦國一路攻城掠地,穩紮穩打,不斷壓迫夏國防線。
夏國也隻能以都城夏都為核心,收縮陣型,集中兵力。所有人都明白,決戰之日恐怕不遠。
就在這時候,夏國的盟友麵對危局,終於沒能忍住,增兵了。
魏國方麵,增加五萬兵馬,除去先前傷亡,總數達到十八萬。
泰嶽方麵,雖然增加人數不多,卻是最新籌集的五萬精兵,至此,總數已經達到二十萬。
太華方麵派出三萬武修聯軍,八萬兵馬,真正公然打起武盟聯合軍的大旗。
如今,加上夏國三十萬兵馬,四方聯軍總數接近八十萬,超越秦國一倍。
與此同時,張儀籌集的錢糧也已經到位。兵精糧足,夏國終於穩住陣腳。
此時秦國顯然也明白,高歌猛進的好時候結束了。三路大軍開始集結,看陣勢,八成想要與夏國展開決戰。
這也是必然選項,因為秦國顯然明白,戰爭打到一定階段,定會走上這一步。而夏國被打到這種程度,實在沒有意義繼續分散兵力阻截對方,一戰擊潰才是最好的方案,這點,陸輕侯從來沒想錯。
同時其中還有人所不知的緣故。武盟和泰嶽的投入已經抵達極限,不可能為夏國投入更多了。
不是說二者沒有更多力量,關鍵在於錢糧和時間。
錢糧方麵,武盟和泰嶽都不是一個真正國度,靠的是儲備和臨時募集,但不管是儲備的還是募集的,都在對外支持上會有個限度,絕大部分要依靠夏國來解決。而夏國能解決的,也就是四十萬人的聯軍,還不可能支撐太久。
至於時間,是指募集兵馬的時間。武盟的武修聯合軍,其實是靠三劫聖尊和原哲夫兩代二百多年努力才締造的。但中間長眉上位,為了掩蓋,這些人長期分布於各地,不是說想召集起來就能輕易召集到。
泰嶽也一樣,北宮印和他爹同樣花費近三百年才收攏人心,力量卻隻能潛藏於各諸侯或大勢力,一旦需要集結,也必須麵對當時當世的很多阻力,短時間很難募集更多。尤其泰嶽和太華境況一樣,在宗老出世建立南泰嶽的打擊下,這個工作進展更加困難無比。如今他們所募集的三十萬兵馬,已經有七成在支援夏國,更多的委實也不敢儘數賭在夏國身上。
所以,和夏南當時情況近似,守城再無意義,決戰勢在必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