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嶽山門,雙方嚴陣以待,而居中有四人相對而立。
成無涯戟指北宮印:“逆徒,此時方才來見我?”
成無涯緩緩道:“這時候,才是時候。前輩,你不是想要一戰嗎?今日我們師徒就真正打一場,徹底了斷師徒情分,也結束這場聖地內戰。”
成無涯仰天長笑:“師徒情分早就不在,然大勢在我,你說結束就結束?”
北宮印搖搖頭:“您已經達到目的,該結束了。不是魚死網破的時候。”
成無涯目光森然,片刻之後,背後萬象展開:“的確,但卻是斬了你的時候!”
另一邊,原哲夫也凝視著淩雲:“上次不是真打,這次,給我好好看看你的道。”
淩雲根本沒有廢話,輕叱一聲,冰劍從腳下騰起,與整個人合二為一。
原哲夫微微動容:“原來如此,人劍合一……哦?不光如此,你入道了。”
淩雲氣勢高昂,戰意森然:“原哲夫,拿命來!”
十二月三十,曆經五天的夏都之戰終局,子夜前夕,夏都失守,最後十萬守軍儘數陣亡,夏國——滅。
自此,秦夏之戰終結。
夏國三十七州,秦國獨占二十四,辰國占據燕州和宿州兩州,晉國占據夏東四州,滇占據夏南一州之地,楚占據夏南四州,夏北兩州為魏國所得。
秦成為最大贏家,國土擴張六成,一舉成為令人心驚的龐然大物。
同一天,東西兩聖地終極一戰,為避免聖地損失,兩代宗老、兩位聖尊親自對決,一戰論勝負。
戰果為,成無涯險勝北宮印,淩雲與原哲夫兩敗俱傷。
然,成無涯欲斬北宮之際,其麾下不允,群起劫之,雙方爆發亂戰。
山門將破之際,天人降臨。於泰嶽玉皇頂昭告天下,申明蓬萊之事乃自作主張,與天神無關,可由人間自行處置,同時提出,世外戰器不該介入人間紛爭,否則將視為打破天地規則,天神將降下神罰。
雖然天外天並未乾涉聖地內戰,但突然的變數,也導致聖地內戰中止,成無涯和淩雲撤回太華山。但此戰終歸以西聖地占據優勢告終。
十二月三十一日,天人集中銷毀瀛洲島贈予夏國的戰器。
而令人意外的是,可以證明驪山戰器非天人戰器的秦國也在同一日發表聲明,此前攝政王江凡發表的聲明依然有效,但為讓世人徹底打消對秦國的懷疑,此後非對方主動,非對抗異族,將不再動用驪山火器。
有人扼腕歎息,說秦國是自斷一臂,但也有人認為,秦國此舉取信天下,雖失了火器,卻得了民心大勢。更多人認為,驪山火器有傷天和,嬴無雙果斷停用,是為大仁大義。
雖眾說紛紜,真正的因素卻隻有江凡和嬴無雙知曉。
不過,在這一天,還發生了一件事,海外三仙山的瀛洲和方丈派出使者,高調宣稱,三仙山休戚與共,蓬萊雖自作主張,但作為世外仙山,不該由人間裁決,而昆侖作為世外聖地,同樣不該對仙山出手。
他們認為,昆侖實際上是在支持秦國攝政王江凡,意圖通過這所謂的入世行走獲取世間霸權。故此,兩仙山決定支持東聖地,以阻止昆侖插手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