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要擴大放貨物的地方,還要增加載重量,那不是自相矛盾嗎.......
他試了好多種辦法都不行。
比如將螺旋槳裝在側邊,可是露出來就會撞到,一樣容易絞入異物。
董慶軍又坐在河邊撓頭。
兩孩子劃著個泡沫板子在河裡流過,完全不怕冷。
嘻嘻哈哈,吵吵嚷嚷的。
按那個泡沫板子的體積,站了兩孩子,應該至少一半會沉到水裡,可是它卻幾乎整個浮在水麵上。
董慶軍趴在地上,撅著屁股想看看浮板下麵是不是有其他的動力設施,怎奈水麵怎麼也比岸邊低,所以看不見。
他叫了一聲那兩孩子:“喂,能過來讓我看看,你們的浮板嗎?”
那兩孩子看董慶軍行為怪異,這會兒還叫他們過去,以為董慶軍是個什麼變態嚇得忙靠到對岸,跳上了岸,拿著泡沫浮板跑了。
董慶軍這才看清楚,原來他們拿著的泡沫板是由兩塊大泡沫板黏在一起做成的。
泡沫板之間用小塊泡沫板作連接點。這樣,下麵那塊沉入水裡,之後就能保證上麵那一塊一直在水麵上。
總結起來,就是把提供浮力的構件和承力構件分開。
懸浮板也可以的。
上麵一塊帶壓力感應的薄板站人,把螺旋槳葉全部安裝在下麵那一塊厚板上,中間用高強耐彎折材料多點連接,提供支撐,還方便走線。
兩塊板之間的空間用來通氣,方便下麵的螺旋槳葉的吸氣。
這樣就完全不用擔心增加下麵螺旋槳葉,沒有足夠的站立空間,也不用擔心運貨占了大量麵板導致螺旋槳葉太少,動力不夠容易卡住了。
兩全其美。
他改造之後,重新叫李文軍來看。
運了一袋大米從辦公園區的員工餐廳廚房門口出來。不但在車道,還經過花園的小橋,石子路,樓梯,草地,繞著辦公園區裡走。
他在下麵試,李文軍在上麵看。
等董慶軍走完兩圈停在樓下,仰頭看著李文軍。
李文軍下來,問:“沒有改用更強的電池嗎?”
董慶軍:“用了。”
李文軍說:“為什麼感覺動力沒有增強。”
講道理一百斤的大米,還沒有李文軍重,可是那個懸浮板的懸浮高度卻已經壓到最低了。
董慶軍:“雖然兩層板之間有通氣的空間,可是始終不如直接敞開好。”
入口的空氣阻力增加,用來克服阻力消耗的能量更多,提供給上浮的能量自然就小了。
李文軍說:“增加兩層板之間的間距,把上層板做成鏤空的。”
董慶軍一愣,問:“那上麵的貨物滴水怎麼辦?”
李文軍歎息:“你總是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卡bug。你應該擔心的不是上麵運送的貨物漏的那點水,而是怎麼被潑水,濺水後還能正常運行。就算上層不漏水,難道使用的時候就不下雨了?所以要做好下層的防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