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後,才鬆開。
那人已經在翻白眼了。
機器人接著問:“服不服?”
李文軍:“看他死了沒。”
機器人照著那人的臉就是一耳光。
那人幽幽醒來。
機器人又問:“服不服?”
那人臉腫了半邊,牙也掉了好幾顆,更說不出話來了。
李文軍說:“好了,行了。”
因為警車已經來了。
對方已經失去了反抗能力,這麼多證人麵前,真把他弄死了,也是麻煩。
機器人鬆開手。
警察問了問情況,上來那人帶走:“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來這裡弄炸彈。這裡最不缺這個。”
那人哭著說:“他們神經病的,又問我服不服,又不給我機會投降。一群神經病。我比他們正常多了。你們怎麼不抓他們。”
衛兵都想笑,又覺得不合時宜,隻能憋著。
李文軍問:“今天發的防刺服,你們怎麼都不穿?”
值班班長苦著臉說:“太熱了。而且又重。”
李文軍對他們抬了抬下巴:“拿來我看看。”
有人抵了一件上來。
李文軍拿在手裡掂了掂,確實挺重的,至少有六七斤。
穿著就像裹著大棉被。
冬天的晴天都熱,彆說是夏天了。
他輕歎:“收回來吧。我跟他講講怎麼改進。這事也怪我,我沒跟他們把要求講那麼細致。”
董慶軍還在跟機器人討論關於怎麼鑒彆自己人和敵人的問題。
李文軍說:“你下的指令有問題,跟它說再多也沒有用。你先把戰鬥指令琢磨一下,要防止產生歧義和邏輯矛盾。”
李文軍把材料研發,服裝和紡織廠的都叫來。重新跟他們提要。
防刺服的質量要求不超過2kg,非關鍵部位可以輕薄一點,增加透氣感。
怎麼樣從服裝設計上減輕重量和透氣,可以跟高定服裝設計公司那邊討論。
季青煙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這個防刺服非常重要,所以主動參與到了這個設計。
其實她已經許久不親自動手,而隻是對其他設計師的成果提出修改意見和把關。
季青煙建議采用網眼布等透氣材料作為外層或內層,以利於空氣流通。
用一些合理的拚接和裁剪設計也能促進空氣在服裝內部的流動,提高透氣效果。
通風口、散熱孔等結構,在關鍵部位增加透氣功能,提升穿著的舒適度。
光設計圖紙就改了十幾版。
材料研究所也跟紡織廠研發了更輕薄的混紡材料。
第二代防刺服做出來,就要輕巧多了。
不過價格也挺嚇人。
一件就要兩千多。
試用品做出來後,經過多次測試,效果都不錯。
然後李文軍叫人把它套在一個塑膠人上,把這個塑膠人立在人流最多的商場裡,還發了個懸賞。
不管是誰,用冷兵器能把這個防刺服弄破,就獎勵一千塊。
大家一聽這個有意思啊,弄破了還有獎。
很多人帶著各種刀,剪刀,啤酒瓶碴子,針,錐子和匕首等來試。
結果每個人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