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爐”的官員和技術人員都來圍觀。
李文軍這一次派出的救援機器人分了四大類。
第一類是廢墟搜索機器人,又分為蛇形機器人和微型機器人。
蛇形機器人顧名思義就是形狀像蛇,並且可以跟蛇一樣匍匐前進。微型型機器人就是之前那種。
這兩種機器人都可鑽入狹窄縫隙,通過攝像頭和傳感器定位幸存者,並把周邊情況傳送給救援人員。
如果暫時無法讓被困者脫困,還能用這兩種機器人送去氧氣、水、食物和藥品。
這樣既可以避免救援人員受傷,科學合理製定救援計劃,又可以爭取時間。
第二種是醫療輔助機器人。
這種又分三種,包紮治療和搬送傷員,減少救援人員體力消耗。
讓人員脫困後能夠儘快得到治療。
治療機器人還兼有心理治療能力,通過語音交互安撫受災兒童情緒,協助心理乾預。
第三類是破拆與清障機器人
配備機械臂和鑽頭,快速清理混凝土塊,打通生命通道,把壓在幸存者身上的重物移開。
第四類,是空中機器人。
也就是無人機係統,可以快速繪製災區三維地圖,評估建築物損毀程度。還可以空投急救包、食物和通訊設備至被困區域。攜帶消毒液對臨時安置點進行無死角消殺,防止疫情擴散。
李文軍還同時在空地裡搭建了臨時房屋安置災民,這個區域同時也是為機器人檢修和充電的基地。
基地裡還有醫療直升機把傷員運到附近的大醫院。
有了這些機器人的加入,救援工作的進展就快了很多。
李文軍允諾參與救援一周。
其實一周後,被困住還能活下來的人已經很少了。
一周救援結束後,董慶軍對著清單清點機器人的時候,發現每種機器人都少了一些。
加起來丟失的總數就很驚人了。
他們的機器人全部都有定位。
可是現在一查看發現全部被關機,有些連定位都被關掉了,明顯是內行人。
明顯是有人故意偷盜藏匿。
對方是算準了他們是外國人,沒有搜查尋找機器人的權限。
董慶軍好無奈給李文軍打電話。
坐在李文軍旁邊的唐兆年一聽就炸了,罵罵咧咧“這幫壁爐人真是不要臉,一而再再而三。騙不到就搶,搶不著就偷。”
李文軍對董慶軍說“沒關係,你先回來吧。為了防止他們在機場又出什麼幺蛾子,你們和機器設備都跟著那一船銀礦回來吧。反正回來,不趕時間了。”
董慶軍“行。”
董慶軍帶著所有設備和人員一起撤回了港口。
如今壁爐人也形成了默契。
隻要進了港口的東西,那就絕對不能惦記了。
其實這些機器人是被不同的人偷走藏在了地下室,倉庫,集裝箱,等各種地方。
那些被關掉定位的機器人更是被某些發達國家的特工拿走的。
入夜後,那些機器人忽然自己開機。
大機器人給小機器人們發定位和求救信號。
小的機器人,比如蛇形機器人和微型機器人都從各種縫隙下水道裡鑽了出去,跑到關了大型機器人的地方,幫它們開門。
然後借著夜色的掩護回到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