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1章 糧食問題_蜀漢之莊稼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蜀漢之莊稼漢 > 第0921章 糧食問題

第0921章 糧食問題(2 / 2)

有了它,對蠻人都能多出一種安撫手段。

更重要的是,紅糖可是掌握在蜀人手裡。

經過張白這麼一提醒,蒯氏來人也終於反應過來了。

隻見張白很是有些憂慮地說道:

“以前蜀魏兩國,年年都有用兵之舉,故不能專心墾殖南中。”

“唯獨去年,整整一年時間,兩國都沒有任何動靜,若是蜀國當真要安定兩年,那南中……”

從蜀魏隴右之戰開始,蜀人接連連隴西、金城、安定、涼州……

大大小小的戰役就沒停過。

聽說魏賊在關中部署了數十萬精兵。

蜀國真要再打,那可就算是傾國之戰了,沒有幾年的準備,怕是打不起來。

若是蜀國未來數年都沒有用兵的計劃,那麼就定然會加快對南中的開發。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可不就是閉關殖民了幾年?

所以張白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想通了這一點,蒯氏來人的臉色就有些難看起來。

市場占有率,這個時代的人肯定是不懂的。

但對這個概念,還是有一定的模糊認識的。

隻見他看向張白,壓低了聲音:

“那張郎君的意思是……”

張白也不賣關子:

“蒯君,現在粗糖漲價,蜀人南中的甘蔗又比不過我們大吳,此時不多種些甘蔗,更待何時?”

“據吾得到的消息,蜀人這幾年欲把涼州和南中徹底安撫下來,到時隻怕會在南中大力種甘蔗。”

“其實粗糖倒還是小事,就怕到時候紅糖的份額被蜀人壓下去,那才是大事。”

聽到這番話,蒯氏來人頓時大驚:

“此話當真?”

張白目含深意地看著對方,不語。

蒯氏來人頓時就想起來,這張郎君的家兄張溫,可是與蜀國的馮永有聯係,聽說關係還不錯呢!

此時說出這番話來,怕不是他得到了什麼風聲?

想到這裡,蒯氏來人連連說道:

“沒錯沒錯!紅糖的份額才是最緊要的!”

按約定的規矩,吳國給蜀人多少粗糖,蜀人就要按一定比例返還多少紅糖。

但如果以後蜀人自己有了足夠的粗糖,憑什麼還會像現在這樣返那麼高比例的紅糖?

“所以……眼下恐怕是我們種甘蔗最好的時期,趁著價格和返還份額居高不下,多種一些,以後未必有這樣的好機會。”

張白沒有隱藏自己的目的,坦然地說道,“這也是我來荊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和大夥商量出一個辦法出來,維持這個生財之道。”

“張郎君真是有心了啊!”

來人感歎一聲,然後拱手道,“我這就回族裡,把情況說明白,張郎君且等我的消息便是。”

身為荊州最大的世家之一,又與鎮守荊州的諸葛瑾是姻親,蒯氏同時也擔負著給吳國軍中供應糧草的任務。

“誰都知道紅糖賺錢,但每年給軍中供應的糧草那也是有定數的,這些年來荊州的軍中糧食本來就一直緊張。”

“若是今年種太多甘蔗,後麵拿不出糧草,大將軍怪罪下來,誰當得起?”

錢糧是好東西,誰都想要。

但世家就是再怎麼強勢,那也得按規矩來。

想要享受特權,那就得有一定的付出。

無論魏蜀吳哪方入主荊州,世家們想要在新勢力下立足,那就得拿出誠意。

誠意的多少,代表著對勢力的看好程度。

最實在的誠意是什麼?

當然就是錢糧。

“是啊,糧食是個問題,上大將軍讓軍中諸將多開田地,就是為了解決荊州軍中糧食供給。”

“若是因為種太多甘蔗,導致糧食不足,不說是上大將軍,就是大將軍那一關都過不去。”

沉默了一會,有人提了一嘴:

“買糧呢?若是從彆的地方買糧過來,填補這個虧空呢?”

有人當場就反駁道:“天下哪個地方不缺糧食?誰會賣?”

又是一陣沉默。

過了好久,提出這個建議的人低聲嘀咕道:

“這個倒說不準,聽說蜀國這些年糧價一直不高,就是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賣……”

“我記得去年不過已經過了兩百錢?”

“早就跌回去了,運粗糖的人從蜀地回來,說是那邊的糧價已經回到了一百二十錢。”

二月三月,正是普通百姓家中青苗成長,陳糧已儘的時候。

如果說一月才一百二十錢,那麼現在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錢,基本就是一年裡最高的價格了。

蜀吳兩國之間,官府使者和民間商旅往來不斷,南鄉交易所是蜀國大宗物資價格的參照標準。

想知道蜀國的物價,去交易所看一眼就知道了,方便得很,根本不用費心打聽。

這個商業情報,以前隻有極少消息靈通的人才會知道,打一個信息差,也能賺不少錢。

但現在這一套在蜀國已經行不通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商隊都會派重要管事駐在南鄉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交易所不但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時還幫商隊收集好了各地的物資價格。

“也就是說今年蜀國在收糧後,糧價會跌到一百錢?”

“若是真如張家所說的,蜀人這幾年不打算用兵,隻怕比這個價還要低……”

相比於荊州百姓饑一頓飽一頓,蜀地這個糧價,當真是夠低的。

隻是在這個年代,糧食和鐵料一樣,都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蜀人糧價低是低,但關吳人什麼事?

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法令嚴明,沒有官府的允許,誰敢私下賣糧給敵國?

就算是要錢不要命,那也沒辦法賣啊。

畢竟就憑蜀國那地理環境,你想要大批運糧,能瞞得過官府?

“吳蜀乃是盟國呢,說好的相互幫扶,共同伐賊。再說了,大將軍與蜀國丞相諸葛亮,乃是同胞兄弟……”

“沒錯。若是讓大將軍出麵,說不得有幾分機會。”

“吾記得,潘承明乃是蔣公琰的外兄,蔣琬如今乃是蜀國丞相府長史,錦城諸事,皆由彼作主,何不也請他幫忙?”

所謂潘承明,就是潘浚。

前年被孫權授予符節,與呂岱共平五溪蠻的叛亂。

現在已升至太常,正在長沙安撫蠻人。

“此言大善!”

若是當真能說動大將軍和潘太常出麵勸說蜀國的丞相和丞相長史,此事談攏的可能性隻怕不低。

前來參加商議的張白連忙也表態道:

“吾回去也與家兄說說,讓他寫信給那馮明文,力勸他促成此事。”

眾人一聽,頓時大喜:

“若當真如此,則此事少說也有七八分可成!”

諸葛亮、蔣琬,再加上一個馮明文,哪一個不是在蜀國掌握實權的人物?

更彆說粗糖一事,與馮明文乾係甚大,彆人可以不願意,但馮明文豈有不願意之理?

此人素有“巧言令色”之稱,讓他前去勸說諸葛亮,把握又大了幾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白鹿行西州 三國召喚之袁氏帝途 白月光爆改玄學大佬,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重生之敦肅皇貴妃 修仙:但不是遊戲 逆侯傳 我有一座山 奮鬥九零:複員老兵擺攤養家 幕後嘉賓 逆天青梅:邪王的千麵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