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睚眥軍、蒲牢軍、贔屭軍、負屭軍皆已整編好,隨時能夠應對來犯之敵。”
不知不覺間,劣吼已經是五階初期枯石傀儡,其對真石城的布局也是越來越自信。而在掃了一眼劣吼遞上的竹簡後,武書滿意道,“兵者詭道也,聲東擊西!”
劣吼恭敬解釋道,“少主,與五大靈根王領地、十萬大山不同的是,枯石大軍隻要本源火焰不滅,即便枯石身軀大殘,枯石大軍的戰力依舊不減。
而即便失去全部枯石身軀,在不受靈根種子影響的情況下,隻需重新煉化一副枯石身軀,枯石大軍已然能夠迅速恢複巔峰戰力。
另外,靈根種子能夠讓枯石大軍恢複五感,此消息也是在引雷穀中傳開,隻要少主點頭,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援軍進入真石城。”
慢慢將手中竹簡放下,武書認真道,“眼下真石城已經有三十六萬守軍,在不能擴建的情況下,貿然投入更大兵力,隻會讓局勢變得複雜。”
緊接著,武書又是道,“雷護法,傳令下去,引雷穀與五靈秘境本是一體,此番抵抗住強敵的侵犯,真石城隻能補強十萬新軍。餘者則需嚴格聽從引雷穀真石城守軍的安排,待時機成熟,真石城將會快速完成擴建。”
在見識到假靈根的好處後,對於是否補充兵源這件事,雷護法與劣吼等也是有過商議。建城之初,真石城是以中等城池為參照標準。數萬守軍,百萬人口,整座城肯定能夠運轉的風生水起。
而在極端情況下,這座城至少能夠容納四十九萬枯石大軍。畢竟,枯石大軍不如其他生靈有進食的習慣,枯石大軍需要大量靈氣、天地精華、靈石等修煉資源恢複或增強實力。
猶豫了下,雷護法直言道,“少主,五靈秘境中靈氣充沛,機緣更是多不勝數,將三階及之下的枯石傀儡投入戰場,既能分散五大靈根王領地、十萬大山的注意力,又能讓我們真石城得到一支精銳……”
眼看武書眉頭緊皺,雷護法立馬改口道,“還請少主明示!”
也是將放下的竹簡攤開,武書道,“本少主知道,自進入五靈秘境以來,為了不耽誤本少主的修煉,爾等也是為真石城的發展儘心儘力。爾等會在這個時候給出這個建議,肯定也是想過這麼做的各種要害關係。
但……有件事情,爾等不能不注重,引雷穀與五靈秘境是一個整體,將五靈秘境視為生,那麼引雷穀對應的則是死。貿然打破兩者間生死循環的關係,後果可能會比這場百年大戰還糟糕。”
此言一出,雷護法恍然。原本雷護法認為,武書會因為一時的仁慈犯下不可回頭的錯誤。未曾想,武書是不願打破引雷穀、五靈秘境之間的平衡,才會有此決定。
又是想了想,武書繼續道,“或許爾等認為,本少主養成了王対王、將對將的打法,哪怕以整座真石城為代價,本少主也一定要耍威風。隻是,在本少主看來,這場百年大戰並不是朝夕能夠結束的事情,一邊將重傷的枯石大軍送入引雷穀休養,一邊將援軍投入戰場,既能讓兩地的真石城得到進一步穩固,又能讓五大靈根王領地及十萬大山看到枯石大軍的決心。
當然,真遇到了絕境,引雷穀真石城也將成為枯石大軍的最後退路。
本少主會如此行事,諸位可還有異議?”
與武書所言對比,剛剛雷護法的所言肯定就很激進了。一個是運籌帷幄,一個是不破不立。與其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一切儘在掌握肯定更加深得人心。
雷護法立馬道,“少主,是本護法心急了。”
搖了搖頭,武書笑道,“雷護法,你言重了。”
竹簡上的迎敵手段是集思廣益而來,雷護法的直言不諱,隻因其認為此舉可行。其能夠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諫言,也算是為建言者正名。而武書能夠有更好的選擇,隻算是真石城多了一個選擇罷了。
單以對錯對待此事,肯定是不行的。
又見武書將竹簡合上,然後將其收入火焰塔中,武書繼續道,“行軍打仗一事,並非本少主的長處,每每看到諸位的布局,本少主不僅眼前一亮,更是佩服諸位的才略。接下來,有勞諸位了。”
在確定聲東擊西這個戰略後,睚眥軍、蒲牢軍、贔屭軍、負屭軍也是開始明目張膽的演練。
你看,明明數萬睚眥大軍在真石城東城區域嘶吼,卻是在西城區傳出各種震天響。你看,明明數萬贔屭軍是在北城區原地踏步,卻是讓整個南城區出現劇烈搖晃。
然而更加讓人捉摸不透的是,每兩個時辰,四支大軍完成一次換防。而整個換防過程,明明四支大軍是訓練有素的,卻總是給人一種混亂的錯覺。
“僅用數個時辰便是將數十萬大軍整頓好,堃國武書倒是很有行軍打仗的天賦。”
某峽穀中心區域,金靈根王所化的小人也是對武書讚賞倍加。
冷笑一聲,水靈根王道,“如此明目張膽的訓練枯石大軍,簡直是不將五大靈根王領地放在眼裡。”
在取得一次小勝後,真石城不僅再次將防禦法陣撤掉,更是連隔絕法陣都散掉,似乎昨夜那一戰壓根沒發生過。挑釁的味道,不要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