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4、擴軍_明末鋼鐵大亨_思兔閱讀 

774、擴軍(2 / 2)

盾牌兵背著盾牌,長槍兵,扛著長槍。弓弩兵,背著弓弩和箭失。鳥銃兵,扛著鳥銃。士兵們都穿著膠鞋,揚起漫天的灰塵。

京城裡麵都能聽到他們的怒吼和感覺到大地的震顫。

城牆上,城門口,好多人在看熱鬨。

京營訓練這種西洋景,等閒可沒有機會看到。京營已經二百多年都沒出京訓練了。

楊凡已經下令給興禾鐵廠,新鑄造一批拿破侖式鋼炮和生產新式的加特林機槍。今年以來,一直高速生產的三代燧發槍步槍,也將出庫裝備部隊。

麵對著新的形勢,楊凡可不想把自己交代在河套。

如果蒙古人大聯合,他們將會武裝起來三十萬人左右的騎兵。按照蒙古人五人一丁,四丁抽一的政策來算。他們的民眾估計有五百萬到六百萬人。

明朝對蒙古的政策相對寬容,隻要臣服,甚至是不鬨事,就開放邊境貿易和朝貢貿易。

發展到明末,歐亞大陸上所有蒙古人和具有蒙古血統的民族(例如滿洲中的海西女真四部,葉赫、哈達、輝發、烏拉)等總數有上千萬的人口。

而經過清朝的長期減丁政策,到乾隆時期,就把蒙古人口下降到百萬左右。

麵對蒙古人的恐怖實力,楊凡隻能用熱兵器對付他們。

其實,他們都聯合起來也是好事。省的楊凡到處去找他們了,既然合縱聯盟了,那就一並解決。

京營這些兵戰鬥力是不夠的,楊凡不敢依靠他們,帶他們上陣就是通過實戰鍛煉他們。楊凡必須擴大自己的熱兵器部隊,作為西征的中堅力量。

以火器步兵為中間力量,以八萬京營冷兵器為主的步兵為輔助力量。同時用手頭現有的騎兵軍作為機動力量。全力以赴打贏這一仗。

楊凡已經考慮清楚,麵對建奴的日益崛起,楊凡有必要先行一步把蒙古統一起來。斬斷建奴的一條臂膀。絕不能讓他們西進到多倫以西。多倫城將被修建成一座草原上的堅城。

現在的局勢就是,不是楊凡把蒙古收入麾下,就是皇太極把蒙古收歸麾下。誰能收服蒙古,誰就能對對方建立起絕對的優勢。

這種優勢,既有地理上的蒙古高原的以高臨下,四麵俯衝出擊,掌握進攻主動權的地形優勢。也有獲得蒙古的人力資源,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集團的兵力碾壓式優勢。

楊凡有先進的火器,優良的馬匹,大載重的四輪馬車。甚至還在籌建通向西北的隴海鐵路和通向草原的鐵路。向西北進軍已經具備了條件。

隴海鐵路楊凡將會隨著自己的軍隊的向西推進,打到哪裡就修到哪裡。哪怕是一直修到歐洲去。

通向草原的鐵路從大沽口的天津港為起點,先修道京城,然後修到張家口進入草原,經過集寧(烏蘭察布)到歸化城,然後繼續修建到九原城(包頭)和臨河城(巴彥淖爾)。這條鐵路如果修通,河套就算是徹底的固若金湯了。

楊凡之前果斷出兵,解決薊鎮以北的哈喇沁和朵顏諸部,就是為了擋住建奴向漠南蒙古的發展之路。

此時,大明和後金鬥爭的形勢,就是爭奪蒙古的控製權。誰得到了蒙古,就取得了對敵方的壓倒性優勢。黃台吉得到蒙古,就開始頻繁的攻入關內。如果楊凡得到蒙古,建奴就會被壓迫在遼河以東。再無發展餘地。

況且,他們想守住遼東的一隅之地也是癡心妄想。因為楊凡已經在海參崴建立了殖民地。他們將會逐步的和建奴爭奪第二鬆花江以北的野人女真人,索倫人,使鹿鄂溫克人。

從北麵向南蠶食,這些人武裝起來比建奴更加凶殘和野蠻。他們的勢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步的萎縮,最後被擠壓回到赫圖阿拉那片原始森林。


最新小说: 曖昧過頭,京爺他佛口閻王心 艾爾維諾神話 我打造了救世組織 腹黑總裁吃上癮 我在詭異東京撿屬性 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GAMELAND:幻世傳奇 過家家遊戲:邪惡女巫已上線 漫威世界的禦主 從火影開始賣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