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宣府後,武宗皇帝整頓軍隊,和士兵同吃同住,打成一片,迅速獲得了軍心。皇帝在京城搞不贏文官,拿不到兵權,乾脆不和他們玩了。自己跑到宣大去抓兵權,這造成了京師文臣的集體恐慌。他下令大臣一律不許來宣府,隻有豹房的親隨可以隨時出入。
武宗調邊軍進京取代京營,是他文官鬥爭的焦點。最終,江彬部下被騙走,江彬被文官所殺。武宗也被毒死。明朝,隻要皇帝想要振作的,結果都差不多。手下嫡係被殺光,皇帝英年早逝。英宗回歸後如此,武宗也同樣如此。
當然,這些孫承宗是不會明說的。
“達延汗就是我們大明所熟知的蒙古小王子,他是他的正妻滿都海養大的。武宗發現蒙古已經做大,就常駐宣府鎮,修建鎮國府。自任鎮國大將軍。隨後達延汗依仗統一蒙古的軍威,傾巢南下,進攻大同。武宗集合宣大邊軍和達延汗會戰於應州,大破蒙古大軍,達延汗慘敗,返回蒙古後當年就死了,也可能是戰場上受了傷,和建奴的奴酋努爾哈赤一樣。”
聽到孫承宗的解釋,崇禎和群臣集體默然不語。雖然孫承宗沒有明說。當然心裡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之所以達延汗能不受大明乾擾的統一蒙古。並且永謝布部的亦不剌過境,沒有受到甘肅邊軍的阻攔。主要是大明忙於內部的鬥爭。皇帝和文官在激烈的爭奪權力。
“西北從太祖朝後,承平日久,一百五十年沒有經曆戰事,軍隊戰鬥力下降很大,官兵畏戰,他們既沒有能力,同時也不敢阻攔永謝布部的亦不剌過境。”
崇禎談了口氣,說道:“永謝布部的亦不剌進入青海後,恐怕西北就不會安定了。”
“陛下明見,亦不剌進入青海後,帶領部隊擊潰了大明分封的“西番四衛”軍隊。見到他的實力強大後,關西七部的蒙古王公也紛紛投靠於亦不剌。使他的實力迅速擴充。”
“亦不剌是和達延汗做對手的人,軍事能力很強。他在西北四處縱橫,如入無人之境,亦不剌“春夏逐水草駐牧,秋冬踏河冰掠桃岷”。這使得明朝在甘肅一帶的防禦體係趨於瓦解。”
“他的勢力大增後,亦不剌開始,經常性的帶領軍隊,穿越甘肅地區襲擊蒙古地區。對已經臣服達延汗的部落展開報複,企圖蠶食達延汗的西部領地。並且試圖勾結被迫西遷的瓦剌人。他當時已經成了達延汗的心腹大患。”
“當時大明的甘肅守軍,對亦不剌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自由穿行甘肅的行為不加攔截,也不敢攔截。而甘肅淪為了原東蒙古右翼領主永謝布部亦不剌和達延汗反複拉鋸的戰場。”
大學士和翰林們都非常吃驚,這些事情,是沒有人會講給他們聽的。原來大明的西北當年還出過這樣的事情。
崇禎儘管臉色難看,這對大明來說簡直就是屈辱,朝廷內鬥,邊軍孤立無援,蒙古人在甘肅如入無人之境,來回征戰,相互突襲打擊。但是,他清楚的知道,這就是事實。孫承宗講的這段曆史,是一個難的的學習機會。
“達延汗是不會容忍永謝布部領主亦不剌做大的”崇禎說道。“後續蒙古人入侵青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