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如今的東夷和大蒼,都處於一個難得的分裂和虛弱的狀態。
這個時候如果還不出手的話,那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而鬆下敖選擇了這個目標,無疑就是東夷了。
無他,因為東夷更加弱而已!
尤其是從他收到的消息來看,僅僅隻是大蒼其中一股勢力之一的王羽,就曾經打入了東夷的國都,而且還要逼迫耶律阿保機傾儘全力而戰。
最為關鍵的是,如今的東夷,依舊還處於和王羽的對抗之中。
故而,就算是鬆下敖依舊還沒有做好萬全準備,但他還是出兵了。
是的,他並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甚至可以說,這一次的出兵非常的倉促。
等大蒼和東夷這邊的消息傳回太陽國,這個時間可不短,再到鬆下敖組織這麼一場規模龐大的戰役,這中間更是需要大量的時間!
如果真要仔細準備的話,絕對不可能這個冬季就出兵,再多上半年的時間,說不定才能夠勉強夠!
而鬆下敖之所以要打的這麼倉促,就是為了抓住機會。
畢竟從太陽國到東夷之間傳遞消息太難了,正等他做好準備之後,萬一這雙方的戰事已經結束了,或者等他出兵到一半,對方已經打完了,那他不就尷尬了?
就算是如今準備不足,那也要及早出兵,趁著東夷和王羽還在大戰的時候,給他一記強有力的背刺。
甚至,鬆下敖連這一次出戰的兵力都還沒有完全從各地調集完畢,就已經讓他的先頭部隊先一步出兵,兵鋒真指東夷距離太陽國最近的南平道。
東夷之中,中平道是政治和經濟中心,北平道擁有大量的礦產資源以及地利險峻。
至於南平道,則是有著發達的海鹽產量以及發達的手工業與製造業。而南平道,更加是整個東夷軍工水平最高的一地。
不要以為四夷,就沒有什麼軍工水平了。
事實上,以古代藍星為例,如果細細研究就會發現,少數民族的武器裝備水平發展的在某些方麵已經不比中原王朝差,尤其是自從遼代之後。
最典型的西夏,已經可以用先進的冷鍛技術,打造各種強大盔甲武器。比如西夏鐵騎穿戴的瘊子甲,防護能力就十分強大,能夠抵擋強弩射殺。另外西夏軍作戰的投石機和西夏強弩等武器,殺傷力也非常強大。
所以說,在北宋年間的東亞戰場上,在宋朝士大夫眼裡是“小國”的西夏,其精銳部隊的裝備水平,完全能去與科技強大的宋軍媲美。
比如宋哲宗年間的平夏城血戰上,西夏傾國大軍,就動用了巨大的戰車“對壘”攻城,以這種古代版的“坦克”,瘋狂衝擊宋軍的城牆。
而讓宋朝一直引以為傲的神臂弩,其實也是由一個西夏人發明的。
那個時期真正製約他們的,並不是軍工水平,實際上是因為資源等各方麵原因,讓他們沒有辦法像宋朝那樣超大規模性生產。
事實上,藍星的那些遊牧民族可同樣重視武器裝備的發展。像是蒙古人進入中原之後,得到了充足的資源,那可是大規模列裝的火器,騎兵配火器,比之當年的宋軍可要誇張多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