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見其這傲慢的秉性又犯了,王羽能坐得住,孔融他可坐不住了。立刻起身開口說道:“禰衡,不得無禮。”/P
禰衡這輩子就待見孔融一人,剩下的,隻要他看不順眼,管你地位再高,也不慣著。/P
並且,作為儒家弟子,禰衡就算是再狂,也要給聖人講經堂孔聖後人孔融的麵子,於是他就不再多說,隻是抬頭看天,倔強地翻著白眼,仿佛一隻鯉魚王一樣,開口說道:“爾等還不快快請吾入席。”/P
聖人講經堂在儒家人心中的地位不比書院差,這座學府之所以敢冠以聖人之名,就是因為,這個地方,就坐落在這異世儒家的創始人,也是儒家初聖孔知行當年傳道三千的遺址之上。/P
曾經的天啟,隻有貴族才有受教育的權利,是當年的儒家初聖孔知行排除重重困難,一力創辦私學,開私學之先風,這才在教育之中打開了一角。/P
他的弟子,有當時的王公貴族,也有當時的平民百姓,甚至還有一些被他解救而出的奴隸。/P
底層百姓擁有受教育的權利,是這位儒家初聖打開了一個開端,並且,踐行因材施教之理念。/P
往後的若乾年裡,不知道先後經曆了多少波折,直到造紙術和印刷術在這異世之中出現,底姓百姓才徹底擁有了受教育的權利,貴族的教育資源才算是被打破了壟斷。/P
而且,聖人講經堂之中的孔大先生,雖然相比書院的顧大先生低調的很,但天下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兩大先生在儒家之中一向是並列的,就像是在道家之中,道家三清三位大師並列在一起一樣。/P
孔融呼禰衡,頓時在儒生中炸開了鍋。/P
禰衡字正平,大乾平原人,少有才辯,性格剛毅傲慢,好侮謾權貴。其代表作《鸚鵡賦》流傳天下,禰衡之名同時也流傳於天下,被儒林士子奉為當世大才。/P
當然,相比他的才名,真正讓他的名號流傳天下的,更加還是他禰噴子的稱號!是這個禰噴子的名號先傳遍了天下,傳到了大乾之外,之後才傳出了《鸚鵡賦》。/P
在場的眾人之中,誰沒有聽說過禰噴子的稱號?/P
當年的這一位,可是曾經上過武當山,罵過武當山的掌教的。要知道,武當山可是道家人宗在大乾的排麵,就如同龍虎山在大蒼道家人宗之中的地位一樣。/P
武當山,這可是一個門派弟子人數超過五千人的超級大教派。/P
也就是那個老道士的脾氣好,不願意和這些晚輩計較,要不然的話,就算是孔融趕了過去,也高低不能讓這個家夥下了武當山。/P
而且,被噴子曾經做出的事情,可不止這麼一撞,要不然的話,這名聲也不可能輕易傳出大乾之外。/P
當然,一首《鸚鵡賦》,也確實讓無數人對噴子之名聞風喪膽的同時,也承認了他的才乾。/P
孔融曾說:禰衡乃顏子再世,顏子可是孔知行三千門徒之首,有“天啟儒門複聖”之稱,禰衡之才可見一斑。/P
如此青年才俊的大才之士,在場的不少儒生,其實也多有敬意。沒本事狂妄的人隻會惹人厭,可有本事的人狂妄的話,反而會被人認為是理所應當。/P
由於禰衡來的最晚,會場一時間看不到空出來的席位,他身邊的幾位儒生,急忙讓出自己的席位,恭敬的說道:“原來是禰衡先生大駕到此,請入此席。”/P
可誰知道,禰衡卻並不領情,背著雙手,滿臉不屑道:“爾等屠牲沽酒之輩,也配與吾同席乎!”/P(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