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將軍,想必陛下讓老將軍領三皇子前來珠山大營,應是另有交代吧!”楊素飽含深意的望向了張處讓開口道。
尤其是提到了三皇子的時候,他還特意壓了下聲音。
張處讓這個人,或許沒有什麼大才,無法成為楊素這樣的棟梁之人。但是,楊素卻也知道,此人在勇猛無敵的同時,也有屬於自己圓滑的一麵。
雖然是一些小聰明,但想必是能夠聽懂他的暗示的。
而聽懂了楊素暗示的張處讓,這個時候卻陷入了掙紮之中。
隻不過,當望向身旁的長子張歸霸的時候,他到底還是妥協了!他的三個兒子,另外兩個已經死在了漢軍的手中,總不能將長子也送入險境之內。
“陛下有言,如若事不可為,可擁立三皇子為新皇!”
說話的同時,張處讓甚至還從衣袍之中取出了一道他一直藏在身上的聖旨,又繡在他的衣服之上。
“什麼!”
眾將這個時候都驚駭不已!
可是,那個聖旨是做不了假的,確實是傳位給三皇子的聖旨。
而這個時候的張處讓,也隻能夠在心中不停的歎氣。
皇甫古瀚在讓他護送三皇子離開的時候,確實給了他這麼一道聖旨。可一切的前提是,臨安城破,皇帝和太子全部殉國,他才能夠拿出這一道聖旨。也到了那個時候,這道聖旨才是有效的。
可如今,張處讓改了個前提條件,改成了事不可為,提早拿出了這道聖旨,這其中的意義可就截然不同了。
東蒼三皇子,這隻能說是皇甫古瀚一個無奈的選擇,一個以防萬一的選擇。如果楊素的援軍沒有及時到達,總不能讓人家一鍋端了吧?
三皇子雖然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繼承人,可是,奈何這個時候不可能放太子出來,消息傳出去,臨安城內的士氣直接就會塌陷,那就完全沒有希望了!
如此,三皇子就成了這個幸運兒!本來沒什麼存在感的三皇子,反而被皇甫古瀚看成了東蒼的希望,讓三皇子擔任起拉起東蒼大旗的重任。
但皇甫古瀚完全不會想到,他以防萬一的準備,最後卻成為了楊素放棄他的最好理由。同時,也成了不少將領的台階。
而有了這麼一道聖旨在,楊素很快就說服了在場大多數人,保護東蒼最後的希望三皇子。等他們順利到了青南之後,萬一陛下真的有什麼萬一,他們當擁立新皇,繼續和逆漢抗爭到底。
雖然說有一小部分皇甫古瀚的死忠黨,如李澤雨這樣的老將,那楊素乾脆給他們五千騎兵,將接應皇帝的任務交給了他們!
畢竟,眾將還是非常希望陛下能夠安全抵達青南的。所謂的擁立新皇,那是在陛下不在了的情況下,陛下隻要還在,那就永遠是他們的陛下。
而接下來,楊素他要辦的事情還很多!
這個時候,是他們最好離開的時候!
韓信有心放他們一馬,想讓他們分兵回師臨安,楊素則是想要利用這個機會,將兵馬撤出來儘快轉道青南。
同時,敵軍五大軍團之一的烈鯨軍團,天河水師如今遊蕩於河北和河東水域,而燕北水師則是遊蕩於青北水域。
但是,如今的燕北水師,大部分的兵馬,現如今都已經登陸於江源,準備堵住平原以南。
大河之上,隻剩下幾千兵馬!
楊素準備犧牲一部分兵馬,行調虎離山之計,保證大部分兵馬能夠順利渡江,有青北轉戰青南。
故而,他的時間不多。一旦燕北水師拿下了江源,必然會重新充實他們在大河的力量。那個時候,他想要渡江,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楊素的性格,做出了決定之後,那自然是雷厲風行。
珠山前線,他留下了兩萬兵馬,佯裝為五萬兵馬,用來迷惑韓信,給他的撤離爭取時間。
而後,楊素率領剩下的兵馬,佯裝一路向東,向著臨安的方向進發,但到了半路上,卻轉道向南,並且全力急行軍。
而後,他又分出了一萬五千的兵馬,假意要從珠江方向側擊江源,將大河之上的燕北水師的注意力轉移了過去,實際上,主力兵馬,卻馬不停蹄的一路向南,準備儘快渡河。
楊素的動作夠快了,但卻依舊被韓信看出了破綻。
韓信一開始的準備,確實是在保證總體上戰局大漢勝利的基礎之上,不僅要全殲敵軍,還要讓他拿下這份滅國之功。
故而,這也才故意給了楊素能夠帶兵離開的機會。
如同楊素所想的那樣,如果他楊素不在,而且前線兵力直接下降一半,那韓信就有把握在短時間之內突破珠山。
而楊素也確實如他所想的那樣,最終到底還是離開了。畢竟,放棄自己的皇帝,這種事情,就算是他韓信也做不出來。他也不會想到,楊素居然會來這麼一套。
韓信隻不過在楊素幾天之後,試探性的再打了一遍珠山防線,為接下來幾天之後的總攻做好準備。
但就是這一次的試探,讓韓信察覺出了珠山大營的兵馬數量不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