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過年了。”章越笑道。
這時門外敲門聲傳來,陳襄笑道:“你師兄們來了,一會他們給你什麼,就不要推辭,收下即是。”
“好的,先生。”章越言道。
陳襄推門後,但見門外早聚了一幫讀書人來……
“見過先生。”
章越行禮在旁道:“見過師兄……”
“什麼?沒聽見……”
章越看向陳襄,陳襄笑道:“此人是你吳道吳師兄,最是沒規矩……”
章越知道陳襄門下最有名的就是孫覺,不過如今在外為官,其次就是章惇與這位吳道,其餘人都是名聲不顯。
但眾人皆是笑著,沒有半點拘謹,章越覺得如此門下氛圍正適合自己。
堂上酒已備下,陳襄,章越眾師生們齊聚一堂,把酒聊天,倒也是其樂融融。
嘉祐三年波瀾不驚地過去了。
嘉祐四年抵至。
嘉祐四年開春後即是春闈。
比之嘉祐二年榜,嘉祐四年榜略顯星光暗淡了一些,但也是有一番龍爭虎鬥。
放榜結果出來,狀元為章越的齋長劉幾改名為劉煇所得。
歐陽修雖沒有主考省試,但卻是殿試閱卷官。閱卷前他對左右道:“除惡務本,今必痛斥輕薄子,以除文章之害。”
當時有一士人殿試文章論曰:“主上收精藏明於冕旒之下。”
歐陽修看了卷子自信地對左右道:“吾已得劉幾矣。”說完即將此人罷黜。
當時殿試題目是《堯舜性仁賦》。
有一考生曰:“故得靜而延年,獨高五帝之壽;動而有勇,形為四罪之誅。”
歐陽修大稱賞,認為是狀元之才,擢為第一名。
後來拆名一看知狀元是劉煇,旁人告訴歐陽修這是劉幾改名為劉煇。
至於歐陽修誤以為劉幾所作的文章,卻是吳人蕭稷寫的。
得知真相的歐陽修是愕然良久。
不過歐陽修還是很有氣度的認栽。他將劉幾卷子又重新找出,看到裡麵有一句“內積安行之德,蓋稟於天”。歐陽修認為‘積’字近於學,於是提筆改為‘蘊’字。
至於榜眼胡宗愈是省試主考官胡宿的侄兒。
至於上一科棄旨的章惇,這一次卻得了一甲第五名。
可謂是高第。
很多讀書人們不明白,為何章惇狂妄棄旨,再考卻能得個如此佳名。
但是因冗官太多,天子要抑製進士初官。
除了狀元劉輝降授大理寺評事,榜眼胡宗痊授光祿丞外,其餘進士都不得為京官,皆是以選人釋褐。
章惇儘管是進士第五名,也不過除授商洛縣縣令。
除了章惇,章越熟識的人中,蔡確也中進士了,出任邠州司理參軍。
這是選人最末階的官職,有州司理,司戶,司法,戶曹,法曹參軍等等,雖說是州官,但與縣主薄,縣尉平級,低於試銜知縣,更低於縣令。
即便如此,章越還是為蔡確感到高興。
除了蔡確,還有一人則是同齋的向七。
向七名次更低隻是第五甲,必須守選,但即便是守選,不出意外日後也要為官了。
當日看榜,章越看著向七中進士的那一刻,是當場喜極而泣。然後被五六名商賈看上,圍著他好一陣爭奪拉扯,上演了榜下捉婿的一幕。
章越,黃好義看著向七欲拒還迎的樣子,也是好生覺得無恥,又有些羨慕。
至於本是同窗好友的劉佐則隻是微微笑著。
章越心想,兩個好友一個中了進士,一人回家經商,從此雲泥有彆了。
“三郎,四郎,愣著作何?齋長,不,狀元公請我們今晚在清風樓吃酒了!”
眾同窗們哄然大笑,一旁有人羨慕地問道:“你們就是今科狀元的同窗啊?”
一人笑著道:“不僅是同窗,還是同齋舍。”
“佩服佩服!”
宋朝的風氣,從上到下都敬佩讀書人,至於狀元更是敬佩中的敬佩。眾百姓們聽說章越他們都是劉煇的同窗,當即給他們讓出一條道來。
眾太學生們都是笑著。
“走嘍,咱們去清風樓吃酒了。”
章越也是笑著,欲大步離去,回顧間卻看到劉佐看著遠處。
章越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卻見正是向七所在的地方。
劉佐看到章越笑了笑走了過來道:“你覺得向七中了進士如何?”
章越道:“有些羨慕。”
劉佐苦笑道:“我倒是難受,想著以後向七每誇耀科場上事一次,即想到自己如何落榜,心就要痛一次。這朋友怕是沒得為之了……”
“舍長……”
劉佐道:“你莫要怪我小氣,我說心底話罷了。向七他很好,雖說家境貧寒,但到心底一直憋著勁,想要有一鳴驚人的一日,讓以往看不起他的人都看看他今日的風光。他如今也算是苦儘甘來,我心底真的替他高興,但隻盼他莫在我麵前高興即是了。”
章越道:“舍長你今後真不回太學了。”
劉佐點點頭道:“我會回去收拾,三郎,此番話早與你說過了,但你我交情不能斷。你這人宅心仁厚,日後若是發跡了,我隻會替你歡喜,絕不會有嫉妒之意。”
章越不好意思地道:“舍長真看得起我,也好,以後常來找我。”
“當然,若有汴京有任何難為之事,三郎儘管知會於我。”
說完劉佐又看向了向七。
但見一名有財有勢的財主依仗著人多勢眾強行將向七押上了一頂轎子裡,吹拉彈唱而去,旁人笑著一路指指點點,幾名童子還拍手歡唱。
當夜章越,黃好義在清風樓內通宵達旦地暢飲。
劉幾也是很給力,吃了酒後,又叫了二三十名官妓,這都是汴京頗有名聲的官妓,不少都是色藝雙絕的。平日多少達官貴人等閒也見不到一個,如今衝著狀元郎的麵子一並都來了。
眾人通宵達旦地吃酒玩樂,回到齋舍後,章越也是睡到日曬三竿。
這日太學裡也會很通情達理地不查宿,任學生們在外過夜。
到了中午,卻見向七回來。
昨日向七還是一身蔽衣,如今卻著錦袍,踏著上好緞子的皮靴,風風光光地回到齋舍。
章越看見向七,忙推醒了黃好義。
“七郎,你這當姑爺了?”
向七哈哈一笑,沒有直言,當即坐在椅上道:“也沒水喝,渴死我了。”
黃好義好心道:“陶罐裡有水,自去取吧!”
向七埋怨道:“四郎,你這人一點眼色也沒有,我如今馬上要做官了,你也不知服侍則個。日後讓我如何提攜你?”
黃好義笑罵道:“好你個向七郎,不過是個第五甲,即到我與三郎這來裝模作樣了。”
向七哈哈一笑道:“開個玩笑罷了,我們是布衣之交,日後我再如何,你我的交情還能忘了。”
說完向七向章越一拱手道:“三郎,我向七平日多受你的恩惠,日後一定好好報答你。”
章越笑道:“七郎,你說這些作什麼,我可沒覺得平日有幫你什麼。”
向七正色道:“三郎,我知你素來大方,從不與人計較。但我向七郎這些年,哪怕受過人一點恩惠都會記在心底,是了,劉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