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還偷空刻了一百多個刻章,放在蒐集齋裡慢慢賣。
章越的刻章如今賣到了二十貫一個,不少汴京官宦得知這刻章是狀元所刻,價格頓時又番了一倍。按照一個月賣六個的話,足夠維持章越從楚州回京了。
僅刻章章越一個月就能得錢百貫,加之其他收入也是不菲。
章越如今有錢任性,雖有了官俸可不以蒐集齋為生,章越將之前買下了小屋翻修一番並加蓋一層,剩下的錢自是攢起來娶老婆用。
章越就帶了唐九,張恭二人為傔從,此外開封府還撥了三十名隨行吏卒,以策路上安全。
想起上次經淮水遇劫的事,章越深感大宋治安果真極差,一出了汴京車匪路霸到處都是,這隨行吏卒絕對是有必要的。
章越雇了一輛車馬,還多雇數匹健馬,朝廷對官員赴任的期限有規定,除了福建,川,廣等路允許六十日到任外,其餘各路一律限定三十日。
時間以朝辭日算起。故而路程還是頗趕的,沒有一輛好馬車是不行的。
如果失期了怎麼辦?
缺一日鞭笞十下,十日以上徒一年。
章越臨行前收到十七娘的來信及贈物。
十七娘所贈自是二十幾貼藥,萬一在路上稍感了寒暑,拿出衝服即是。除了藥貼外,十七娘還寫了一封信,信上仔細叮囑章越‘犯寒不宜早洗麵’,‘胃熱以冷水洗麵,則生瘡瘰’,‘中暍不省人事者,不得吃冷水,但且急去衣服,令仰臥頭高,以日中沙土或以溫爐灶中灰壅之,複以稍熱湯蘸毛巾,熨腹脅間’等等。
此外十七娘還送了幾本史籍,讓章越在路上讀,並在信中叮囑‘讀史可知吏事,足以鑒今’。
另外數本與館試有關的書目,章越不由感歎妹子真是謀之深遠,連自己兩年後回京館試都是想到了。縱使館試對章越而言不過走個過場,但這未免顧慮得太周全了吧。
章越看了信和禮物,感覺再度刷新了對妹子的認知。
那麼為何沒有一句路邊的野花不要采?看來對自己很是放心啊。於氏見了則是一個勁的笑,也不知在笑什麼。
但章越看著厚厚的書心想,所謂開卷有益。
以往讀書存著功利之心,一心為了科舉,如今自是想讀什麼就讀什麼,不必拘泥於條條框框之內,唯獨可惜的是咱大宋沒有金什麼梅的書。
章越臨行前一日回了太學一趟,與同窗師長告彆,順便將行李書籍都收拾了一番。
他看見太學門外的那間自己手書的‘冷槐湯餅’的鋪子,如今那副匾額用彩綢紮起,高高掛在店門上。現在徐老漢的湯餅鋪子是客似雲來,生意紅紅,外頭十幾張桌子儘是坐得滿滿當當的。
章越過門不入回到了太學裡。
路過崇華堂時,卻見堂旁新栽了不少楊柳,屋頂亦重新修葺。
章越不由想起每逢大雨小雨時,在崇華堂裡漏雨聽講的時候,那時候同窗們寧可身子被淋濕,也要護住書籍的乾淨。如今重新修葺後,學弟們應不會再受雨淋的苦楚。
章越感想每當自己離開校園時,學校都要大興土木,新建的教學樓籃球場都要便宜了學弟學妹們,還有新裝的空調電視,新換的投影儀,好東西都與自己無緣。
章越先拜會了盧直講等幾位師長,麵對章越這得意門生。師長們自是不惜鼓勵讚許之詞。
辭彆師長,章越回到養正齋中。齋裡一切景物倒是如昔,隻是同窗已是換了許多。
如今範祖禹已取代了自己成為了養正齋的齋長,章越也是想將兩任齋長皆狀元的好運氣傳給他。
十分鹹魚的黃好義如今也成了齋諭。
章越走到爐亭間,看著光齋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旁書嘉祐六年進士第一。
有幾分大書其名,以勵來者的意思。
看著範祖禹領著養正齋新生們一臉仰慕地看著自己,章越差一點喊出了那句膾炙人口的‘今日我以太學為豪,他日太學以我為豪’的經典名言來。
不論說與不說,不知不覺間他都已成為了眾人眼中的榜樣。
範祖禹道:“齋長說些什麼吧!”
章越點了點頭,他隻願告訴學弟們,太學三年之光陰已鐫刻在自己記憶中,勤學苦讀,堅韌不拔錘煉初心將自己變為養正齋一部分,他日青雲路上為天下蒼生請命為報答此番風雲際會。
最後章越表示繳納了三十貫光齋錢以資鼓勵,學弟們聽了後無不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辭彆了範祖禹,黃好義,章越走出養正齋時,看著天邊的白雲,聽著太學裡中的槐樹沙沙作響,感覺恍如隔世,光陰彈指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