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歐陽發再度出麵道:“慢著,慢著,狀元公……”
這回吳安詩,吳安持心底都是慌了,大舅子這太賣力了吧,仗著與章越關係好也不是這樣啊。
章越心底將歐陽發罵了一萬遍了,這時哪還囉嗦,趁此機會向王恭使了眼色,但見王恭奮力向前一擠喊道:“接親了接親了。”
文及甫及吳府眾人也見差不多,虛攔了一番,眾人頓時衝破了吳家擺作的人牆,擁了進去。
既是大家也不在攔門,吳家上下的人一臉喜色,吳安詩以下拿了花紅分給章越迎親來的隊伍。
身為行郎的黃好義當即被人塞了兩塊小銀碟,一串紅繩紮的銅錢,至於一旁的範祖禹也被塞了好些錢財。
黃好義往兜裡揣錢,還滿臉激動地道:“吳家這出手著實闊綽啊,這一趟著實沒白來。”
眾同窗們聽了一臉鄙視,你專程是賺利市錢來得麼?
一旁吳家的人聽了也是掩麵偷笑,眾人更覺丟人。
至於先生和媒婆莊大娘子,吳安詩吳安持都是上前給錢,這先生媒人可不好得罪的。
一會新婦到了章家,一路上都要先生媒人提點,若是惹惱了她們,有些知道的故意不說那就被人看了笑話。
甚至故意使些什麼絆子的,或幫著夫家為難新娘啥。
這成婚的事就求個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先生莊大娘子都塞了好幾個金錠,二人都是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的道謝。
至於吳家的下人還人手拿了一個大簸箕,裡麵裝滿了銅錢,將錢散給看熱鬨的百姓。但見無數百姓遮擁而來,整條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
章越入得吳府,入堂拜見了吳充與李太君。
而這時穿著一身緋紅釵鈿禮衣的十七娘子手持團扇遮麵,在女使的陪同下一步一步地走至堂上。
唐宋成婚,男子穿紅女子穿綠,故有紅男綠女之說。
不過也不是一定,所謂‘高嫁穿綠,低嫁穿紅’。章越官位在吳充之下,故對吳家而言算是低嫁,因此十七娘的喜服是緋紅之色。
堂上吳家出嫁的幾個女兒,媳婦,儘在旁觀。
章越十七娘向吳充李太君行禮,吳充道:“以後你們二人要夫妻和睦,舉案齊眉,為章家開枝散葉。”
李太君則道:“以後你們夫妻男主外事,女主內事,同心同德,光耀門楣。”
章越與十七娘聞言稱是。
吩咐之後,時官道:“吉時到!”
說完後,章越與十七娘向吳充李太君告辭,但見吳家姑娘與嫂嫂拉住十七娘流著淚說了一陣子話。
等時官再催後,章越十七娘辭彆出府門。章家迎親的人皆呼道:“新娘子來了!”
先生讚禮道:“出閣登轎。”
十七娘上了花轎,吳家當即給八名轎夫利市錢,這錢也不能給少了,萬一不爽利起來,使得轎子上下顛簸起來,新娘子就吃苦頭了。
轎夫的錢給足後,先生又道:“作樂起轎!”
當即鼓樂聲又起,吳府眾人送著轎子離門。
爆竹放起,頓時響徹長街,章越騎著大馬在前,花轎在後,街邊婦人捂著孩童的耳朵,男子爭著去取利市錢,處處透著一等喜慶之意。
章越騎在馬上,不住向一路向己作賀的百姓們抱拳。
十七娘坐在轎子中,心情亦隨著轎子的上下而起伏,耳邊都是鑼鼓聲。
也不知走了多遠,遙遙聽得‘新婦來了,新婦來了’。
十七娘意識到自己已是離了娘家,到了夫家,正如爹娘,姐姐嫂嫂叮囑的那樣,自己出了吳家的門,再進了章家的門,從今以後就是章家的人了。
轎子抵至章府大門。
這時已近黃昏,卻見章家坊巷門口熱鬨非常,賀客們與男方家人們都是湧到轎前。
但聞先生讚道:“鼓樂喧天響汴州,今朝織女配牽牛。本宅親人來接寶,添妝含飯古來留。”
媒人莊大娘子手捧一碗飯,當即送入轎內對十七娘道:“新婦吃一口飯。”
十七娘撤了扇子端起碗筷來,撥了一口飯含在口中。
但覺飯甚軟糯溫熱,竟是剛蒸好的,聽聞不少新娘子到了婆家吃得第一口都是冷飯。
不過章家此舉卻令她此刻倍覺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