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記得蘇軾被貶至黃州時,一個妓女名叫李宜求他贈詩。
蘇軾隨手寫至‘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宜。’
我來黃州四年為何都沒寫過關於李宜的詩呢?
這兩句平平無奇,蘇軾寫完後繼續喝酒吃飯,吃了大半了,李宜又請蘇軾補完。
蘇軾揮筆續上兩句,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
就好像杜甫在西川時,寫儘了各種花的詩,唯獨不提及西川最有名的海棠,因為最美好的是不用寫在詩裡的。
似這般的詩,蘇軾一生還寫了很多。
蘇軾此刻在詩會即是如此大殺四方,偶爾一句看似平平無奇,眾人都要道一句子瞻不過如此,下一句蘇軾都能寫到妙至極處,於是大家紛紛被打臉。
蘇軾這種才華是與生俱來的,似賈島那般苦吟到極致,也永遠達不到他的境界。
章越讀書是賈島一流,通過不斷苦吟,尋的日新之道,他相信不斷事功,不斷讀書是可以循序漸進,但不妨礙他對蘇軾佩服。
真不愧是古今第一文人,章越唯有在內心感歎,幸虧製科考得是策論,否則不開掛的話自己哪能與蘇軾一爭長短。
次日早起,眾人前往仙遊潭。
這仙遊潭在山上,這一路走來山勢漸高。
蘇軾與章越聊天。
但見章越言道:“當初白樂天遊廬山大林寺寫至‘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我始以為有誤,四月時芳菲皆儘,為何桃花卻是盛開呢?但後方知山上冷於山下,故而山上春晚,山寺之中四月仍有桃花盛開。”
蘇軾笑道:“這也是度之常言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章越亦笑道:“正是如此。”
山勢越高越冷,但見白雲於山下忽而飄飛,眾人行在山路上似踩得梯雲而上,山壁間澗水潺潺,翦藤探入其中,偶爾可看見一座石橋跨過澗水,沿路不時有樵夫負荊下山。
眾人終於走至地頭,但見仙遊潭坐於翠色的山壁之下,潭闊不過二丈,潭心黑沉不可見底,山頂水流瀉落之處白沫飛旋。
潭下又臨萬丈深淵,潭池一株大樹直抵山壁,一條橫木懸空跨過深潭直抵山壁。
此刻一名官員手指這石壁笑道:“誰敢臨石壁書之!”
眾人看了一眼紛紛搖頭道:“這是不要命了嗎?”
“萬一失足即是跌落山崖了。”
“犯不著逞此無用之勇。”
這時章惇對蘇軾道:“子瞻一試如何?”
蘇軾見此一幕搖頭道:“吾睹此雙股顫顫矣!實不敢矣。”
章惇聞言大笑道:“吾來!”
但見章惇命人拿著繩索捆在自己身上,之後攝衣挽著旁樹,從容地走過鋪在潭水上的橫木。
在眾人驚呼聲之中,章惇跳至山壁上,若無其事地濡筆書之道:“章惇來此!”
題石壁之後,章惇再攀索而還神色不變,蘇軾見之不由對章惇歎道:“子厚他日必能殺人也!”
章惇回顧笑道:“子瞻,為何有此一說?”
蘇軾道:“能自判其命之人,必能殺人!”
章惇聞言大笑。
這時又有人問道:“還有誰願往?”
旁人皆道:“非子厚之膽略不足以往!”
這時章越看得方才章惇踏足之處,覺得自己也可一試於是道:“吾願往!”
章惇,蘇軾等人見了都露出訝色。
章越拿了筆墨揣著身上,學著章惇如此綁著繩索,由人在身後拉拽著,然後手扶旁樹走上橫木。
但見潭水下方即是絕壁萬仞,一旦失足跌下水潭,絕對是……小命不保。
章越收回目光斂起心神,耳邊隻聽潭水濤濤聲,無數水沫飛濺在臉上,打得微微生疼。
走到橫木中央,已無章越舉起雙手作為平衡走在橫木,一步兩步……最後踏至絕壁之上。
章越濡筆於絕壁上寫至:“蘇軾……!”
但見章越不僅將蘇軾,連同行二人的名字也書於絕壁之上,墨不夠時,提筆往墨盒點去。眾人進山聯詩,一有佳句即寫在紙上,生怕忘了,故而都攜有墨盒。
“……章越到此!”
章越最後一個寫完自己名字,這才返回笑道:“子瞻兄,你又有何話說?”
蘇軾撫章越其背,埋怨言道:“度之,實不值得如此。”
章越笑道:“無妨,一時行起!子瞻兄你看絕壁之上墨書!”
蘇軾笑道:“三郎之書,舉世無雙也!”
說罷二人皆是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