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看了一眼蔡京,卻見他退一步道:“京一切都是為了判監打算。”
章越道:“元長我知你是好意,但是……此事你不必再勸了。”
說完章越命人將舟劃走繼續於汴河附近救人。船經過自己家時,章越見得自己家的屋舍居然也在今日的大水中被衝垮了。
章越知道自家娘子一家人昨日已是去吳府上暫避,不過這宅子好歹是自己辛苦置辦的產業,如今竟成了這個樣子,但如今也不必再留戀了。
章越繼續親駕小舟深入廬舍救人……整整一日不曾回家。
這一日交引監救下的百姓就有千餘之多。
大水來得快,退得也快……
次日開封府清理,僅僅無人認領的屍首就有一千五六百具,至於有人認領無人統計,下麵官吏壓住結果,實際上在這場水災中死得多少人誰也不知。
至於被衝毀房屋竟抵上萬間,其中過半都是在八月初三雨下得最大那日衝塌的,因為官家為了不讓宮裡浸水親自下詔開了西華門……
汴京從未遭過如此水災。
這場水災下,汴京的達官貴人家住得都是西北西南之地,這裡地勢高,故而遭到的水災不是很嚴重,苦得都是住在地勢低窪及汴京東南的窮苦百姓。
官家命官員安撫死傷侍衛,並拿出錢財收斂屍首,補償死者以及修造房屋。
但官員們皆知那日開西華門泄洪是出自官家的旨意,此舉不能彌補他的過錯。
在百官所指之下,官家迫於無奈下了罪己詔,說自己不德,以至於上天降下這場災禍。
同時官家還下詔,允許中外官員不在兩製之列的官員,都可以言事直言自己親政後政治之失,不必有所避諱。
官家如此先下罪己詔後,又下詔求言,官員們都覺得皇帝這一次是真心覺得自己錯了,於是一眾官員們便紛紛上疏。
司馬光首先上疏,之後呂大防,呂誨,賈黯,鄭獬,蔡抗皆上疏批評皇帝執政之過,順帶著連韓琦,歐陽修這些宰執一切批評。
章越也跟著上疏,不過他所言並非濮議之事,而是言大水之後常有大疫,必須立即掩埋屍首,並在取水之處撒入石灰,以戒疾病流行。
十七娘,蔡京都勸過章越莫要此時上疏,但章越沒有聽。
結果眾官員上疏言事後,蔡抗被罷諫職,賈黯被遣出京……
聞此官員們都是氣笑,怕人批評你就不要下詔求言,既是下詔求言,你還將敢說話的官員都給辦了。
不過有人卻道你見識短淺,正印了那句話,官家下詔求言,你們還真敢批評皇帝,殊不知這或許正是官家引蛇出洞的手段。
官家打壓建言官員此舉讓本對他抱有期望的官員無不灰心失望。
不過章越上疏所言之事,官家皆讓開封府立即去辦,開封府的衙役們都是忙碌起來。
到了八月末仍是不止,仍是霖雨不止,官員們常常無法上朝。
官家這邊派官員至名山大川祈雨停,這邊卻照常在宮中設宴。
一日大雨,官家不得已因雨停宴。
章越走至宮門,卻正好見到了判都水監韓贄喝得酩酊大醉步出。
章越見此冷笑一聲,解下腰間的銀魚袋脫下烏紗帽,朝韓贄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