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子的寢殿之內,彌漫著艾草之味。
而在病榻之上。
官家經過醫官一日的施針燒艾,終於稍稍緩了過來。
此刻皇後高滔滔坐在官家的一旁。
之前高滔滔終於頂不住曹太後的責備,鬆口給官家納了三名嬪妃,作為官家生病的衝喜。
但官家突然有了妃嬪,似乎十分高興,但這一高興以至於還未見到三位嬪妃一麵,昨日即突然病倒了,口舌不能言語,可謂樂極生悲。
經過太醫的醫治,官家算是好了一些,方才皇子趙頊來探視,便聽到趙頊說這是自己想出來的麵上露出喜色。
而一旁的高皇後高興地道:“大王總算長大了,知道能以仁治天下。”
趙曙也是點頭道:“善……善。”
他的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趙頊則有些忐忑不安,一旁高皇後對他言道:“你父皇一直擔心你不能繼承大寶,如今你有這個見識,我也是放心多了。”
這時趙曙勉強道:“大王你也記得,仁義治天下是不錯,但那也不能事事聽大臣們的話。”
趙頊問道:“為何?”
趙曙有氣無力地道:“帝王治理天下,有王道也有霸道,不可以一味行王道,沒有霸道輔之也就沒有王道了。”
趙頊深以為然地道:“兒臣受教了。”
高皇後道:“那麼依陛下看要如何封賞他們呢?”
官家想了想,想到了當年在濮王府時,在趙宗諤麵前受過得氣,又想到趙允初當初與自己爭皇子,再想到一向麵上對自己還不錯的趙允弼,居然先帝駕崩那夜出來爭皇位,心底真是對這三人恨啊。
要他追贈封賞這三人,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但是經過昨晚的病倒後,他感到自己時日已是無多了,他走了以後大臣們能不能全力輔左趙頊?
為了趙頊,這口氣無論如何也要吞下去,將皇位傳到他的手中。
如此一定要取得大臣的支持。
趙曙道:“傳口諭,讓中書照辦。”
趙曙說完這幾句話大汗淋漓,有氣無力地躺在床塌上。
馬上韓琦等立即擬旨,給趙允初加贈中書令,並從宗室之中過繼宗室子為其後人。
趙宗諤從沂州防禦使加為保靜軍節度使,但官家不滿意,隨後又加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集慶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仆射。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宰相稱謂,不過若節度使加此名號,僅為虛銜。但即便如此也是一等榮耀了。
除了趙宗諤外,凡濮王一係子孫及魯王一係子孫都升官一等,升遷者達二十人。
趙允弼則拜中書令。
反正此事一出,百官聽說了皇子趙頊建議的,於是各個都稱讚未來的皇帝是一位仁君。
連當初與他們爭過皇位的宗室都可以善待,那麼又有什麼人不可以善待呢?
一時之間,眾官員們對於趙頊都有了一個好的評價。
秋去冬至,到了十一月時,官家身子一直不好,這一次又再度病倒,而且病得比前一次更重了。
趙頊聽從韓琦的話寸步不離官家,幾乎是整日整夜守在禦塌前。
趙曙時而清醒,能說幾句話,時而則隻能指著口卻一句話都說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