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的師齋。
師齋是判監,管勾國子監平日在太學的辦公之處。
數株高大茂密大槐樹下,章越在師齋的廊亭中一麵讀著經卷,一麵隨手烹茶。
銅爐裡的小火舔著陶碗。
章越很喜歡師齋這個地方,遠遠的可以望見至善堂,可以看見太學生們隨著鼓聲從齋舍前往至善堂讀書的場景。
章越一麵喝茶,一麵聽著秋風沙沙地吹動槐葉,頓時有等心境上的閒適。還是學校這樣的地方,可以令人淡泊名利,暫時忘卻朝堂上的黨爭。
他知道他向官家請求讓張載為國子監直講,教授武學,程頤為助教之事必然會得到官家許可。
這二人都是後世開宗立派的人物。
他正相信那句話,大學在於有大師,而不在有大樓,然而領導們都隻喜歡蓋大樓。
章越則打算用豐厚的薪資將張載,程頤這樣的大儒請至太學來教書。
正在這時,學吏稟告道:“啟稟管勾,程禦史求見。”
章越聽說程顥來了道:“讓他來此見我。”
片刻後程顥抵達師齋,二人對拜後,章越請程顥入座。
章越給程顥端了一盞親沏好的茶道:“程禦史此來,不知有什麼賜教?”
程顥抬起手來將茶呷了一口,又徐徐放在身前。
程顥的動作令人覺得如春風拂過盎然於麵,麵上儘是和粹之氣:“是特來麵謝章待製向官家舉薦吾父表弟張子厚(張載),弟程頤。”
章越道:“不敢當,橫渠先生我是久仰大名,當年範文正公便賞識於他,而王子純(王韶)回京向我推薦關西人士,首舉便是橫渠先生。”
程顥拱手遜謝。
章越看著程顥,對方與程頤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性子,這樣中正平和的儒者風度,難怪連王安石也是讓他三分。
“至於令弟也是我的知交,令弟才學真不愧是邵大家言天下聰明過人唯獨者,我這番管勾太學,延請四方名師,最先想到的便是橫渠先生和令弟。”
程顥道:“舍弟當初在太學受待製點撥四句,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惡知善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後,回到嵩山故裡居住後足不出戶三年參詳。”
章越暗道慚愧,當年一時興起與程頤開得玩笑,將王陽明四句話透露給對方,著實沒料到……
程顥道:“吾弟一直認為天地萬物儘在一個理字,而吾則不然,天地萬物都在一個‘仁’。這天地萬物皆備於我,不獨人爾,物皆然,都自這裡出去,隻是物不能推得,人可以推得。”
“仁的本性歸到極處也是一個理字。”
章越道:“此言高見!孟子曾言,儘心,知性,知天,正如程禦史所言了。”
“不敢當,當初顥拜章待製這四句之教也是獲益匪淺,可謂程某的四句之師也!”
兩人同笑。
章越與程顥聊了幾句,十分投機。
程頤的性子太過執拗,自己要說服他很難,但兄長程顥則不同,他是一個求同存異的人。
曆史上程頤程顥門下的弟子記載兩位先生氣度,說程顥每與門人爭論,有意見不同的地方,最後都說‘咱們再商量商量(更有商量)吧’。程頤則直接對門人道‘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