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七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_寒門宰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寒門宰相 > 六百二十七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

六百二十七章 天子之恩(兩更合一更)(2 / 2)

官家笑了笑道:“你這番話不要提了,不過陳襄出任知製誥,朕還需考量考量,朕看他外任陝西之意甚堅,章卿你於自己是何打算?”

章越一愣心想,官家這話的意思是讓自己也求外任嗎?是了,官家之前就有這個意思,如今自己知製誥之路,就卡在沒有外任經曆上。

官家的意思大概是讓自己將資曆攢全了。

章越明白自己是時候請求出京了。

想到這裡,章越道:“陛下,臣請外任!”

說完這句話章越心底鬆了口氣,天下沒有不散的延席。

除了皇帝越來越熟練自行決斷國事,自己的決策分量下降外,同時君臣二人相處日久,話無所不談,關係越近難免衝突也會越多,自己也不會事事順皇帝心意說話,趁著二人還沒有真正的衝突。

自己乘著這個時候求一下外任。所謂遠香近臭的道理古今不易,你離官家遠些了,等到日子久了,官家又念起你的好來召你回京。

有了這外任的經曆,自己如此便可順理成章地知製誥了。

想到這裡,章越嘴角不由一勾道:“陛下如今決斷國事愈加熟練,內有親信賢臣,外有王安石,韓絳等謀事,臣如今是當出外了。”

章越說完卻見官家臉上神色似有些意外,等等,天子不是讓自己外任的意思嗎?

官家道:“章卿,可是朕方才語氣重了些?故你才自請出外,離朕而去?”

???

章越猛吸了一口氣,官家這是啥意思?

“回稟陛下,臣絕無此意。”

官家看向章越道:“那卿可曾想過,朕用你為知製誥如何?”

章越驚訝道:“臣……臣……沒有外放的資曆,不敢拜領此職。臣的老師遠比臣勝任此職!”

官家會心一笑,他今日正有用章越的意思,但嘴上故意不說破,找章越來故意考驗考驗。

本想先是旁顧左右而言他,最後才一語道出用意。

但沒料到章越一心想推舉的卻是自己的老師陳襄,完全沒有自己出任知製誥的意思。

“你可知朕之前召陳襄覲見何意?”

章越道:“臣不知。”

官家道:“朕召了陳襄,他堅拒知製誥之命,但是他卻恰恰向朕推舉了你。”

老師他推薦了自己?自己今日又推薦了老師?

章越聽了官家說這話時,心底感慨萬千,一時之間真的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官家看著章越,似有些好笑地道:“說來你們師徒之間說話真是一摸一樣,他也是向朕推舉了你為知製誥,他說你是他看著一路求學讀書為官的,你的……”

官家想到當日在殿上,陳襄對自己言道:“章越為人忠直可以守天下之義,亦有磐石之誌可應雷霆之變,出任知製誥實是可稱。至於臣老朽迂腐,實是無用於陛下,故請另擇賢明!”

不過官家沒有在章越麵前將陳襄對愛徒的評價與對方道出。

官家道:“……你的任用,朕當更改李定之任命後授你知製誥之職。朕說問問你的意思,再與幾位相公商議。”

章越聽到這裡不知如何言語,雖說任為知製誥是皇帝的意思,還未與王安石商量成為定局。

但章越已是深感師恩如山,若為知製誥卻無一事敢於封駁,那麼又何必為之呢?即為知製誥,便為真製誥。

官家道:“至於外任資曆之事,朕連李定尚能進用,卿之才乾忠心十倍於他,又如何不能為舍人呢?”

章越深刻地明白老泰山之前對自己說得話。

什麼叫朝廷決定不用你,有一百個理由可以反對,但要用你隻要一個理由就足夠了。

自己雖沒有外放經曆,算是什麼大事呢?皇帝用你就行了。

章越深吸了一口氣道:“陛下知遇之恩,臣此生亦是無法報答,唯有不辜負陛下厚望!”

官家笑了笑,然後歎道:“可是如今青苗法難行,有人諫言當斬大臣異議者一二人矣,以立法度,朕如今也是兩難之間啊!”

章越感受到官家的無奈,他也是要用這一次罷三舍人,提拔讚成青苗的李定來樹立皇權,展示朝廷用青苗法的決心。

但是為了任用自己為知製誥,他如今又答允了自己罷李定為禦史的要求。

這樣的知遇之恩與陳襄的師恩都令章越在心底記一輩子的。

……

數日後,經延上司馬光將已是編好不少的通鑒給官家講書。

這一次司馬光講得是賈山上疏。

賈山是漢文帝時的禦史,有句話是‘為人臣者,以直諫王,不避死亡之誅!’

司馬光引用賈山上疏,一個意思是真正的諫官應該是如賈山這樣的,敢於直言君王的過失,而不是整天排皇帝的馬屁,說什麼青苗法好,青苗法妙。

同時還暗諷官家如今的境地就是如同秦皇帝居於滅絕之中而不自知。

司馬光還在接下來的進諫之中點明官家用人,都是諂媚之人日進,忠直之人日疏,官家聞言不悅。

經延之後,曾公亮,陳升之,司馬光等人離去,官家則留參政王安石,韓絳二人說話。

其實自司馬光那句,官家豈能以‘王安石,韓絳,呂惠卿三人為天下’可知,這韓絳與王安石如今才是正牌宰相,曾公亮,陳升之不過是擺個架子而已。

韓絳與陳升之一樣都是韓琦左膀右臂,韓琦離去時唯獨推薦了韓絳作他的接班人。

韓琦反對青苗法時,但韓絳不僅沒有反對青苗法,反而在關鍵的時刻支持了王安石。

王安石,韓絳將韓琦的奏疏一條一條的駁斥,然後頒布天下。此舉遭到了台諫官員的圍攻,認為這不是皇帝對待勳舊大臣的做法。

韓絳為了支持王安石不僅連韓琦的麵子也不賣,甚至他的弟弟韓維的話也不聽。韓維作為嘉右四友中唯一一個原先支持王安石,但還未反對王安石的人,現在也出麵反對青苗法。

呂公著罷禦史中丞後,王安石本要推舉韓維為禦史中丞,但韓維一口拒絕掉,說他與身為樞密副使兼條例司的兄長韓絳(青苗法)意見不和,若是我身為禦史中丞,如果不說實話那則廢了公議,若是說了實話則兄弟就沒辦法作了。

正是因為如此王安石舉薦了韓絳為參知政事,同他一並執政。

韓絳也是非常有鐵腕的人物,在任樞密副使的任上,他作了一件事那就是整頓禁軍。

眾所周知宋朝禁軍如今是外戰外行,內戰(脅迫皇帝討賞)內行。

當初神宗即位麵對禁軍討賞,正是韓絳主張不必按照舊例給。如今官家讓他裁減禁軍,韓絳將原先龍衛三十九個指揮裁編為二十個指揮,宣武二十個指揮每指揮四百兵額裁減為十二個指揮每指揮五百兵額。

這一裁撤大力減少了禁軍中吃空餉的問題,節約了大量的經費,為入不敷出的宋朝財政緩了一口氣。

從曆史的角度就知道韓絳此事辦得多不容易,明朝末年號稱二十萬人的三大營幾乎就是架子貨,一點戰鬥力都沒有。無數大臣提議要進行縮編整頓,但無一例外地失敗了。

有個禦史今天剛提及縮編三大營,第二天便被兩百名禁軍在街上包圍,隨從都被打成了豬頭。

這樣的結果是李自成進京時,三大營一槍沒發便降了。

韓絳為裁減禁軍之事,甚至不惜與頂頭上司呂公弼,文彥博翻臉。

官家今日找王安石,韓絳商量便是設審官西院的事。

原來武將升授都是由樞密院負責,韓絳提及將這件事獨立開來,如同文官的審官院,流內銓一樣專門負責文官的升遷。

此事韓絳在嘉右三年時便向仁宗皇帝建議了,不過此事最後卻不了了之。

可想而知,韓絳的提議一旦提出會遭到樞密使呂公弼,文彥博的如何反對。

故而此事韓絳,王安石都沒同二人打招呼就與官家私下商量了。

檢測到你的最新閱讀進度為“五百五十二章不嫌事大”

是否同步到最新?關閉同步


最新小说: 萬倍返還,年邁的我去當舔狗 港夜成婚 穿成陰鷙昏君的病弱小伴讀 海賊:向元帥大人獻上忠誠 驚悚遊戲:從蘿莉開始無限逃生 家破人亡後我快死了,你後悔了? 給渣男養私生子?滾!離婚我亂殺 快穿:悲慘反派救贖計劃 誘她入懷,星際美人夜夜被親哭 我一個獸醫啊!你解鎖大醫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