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至國子監讀書後,他大部分光陰都在汴京城中度過,如此彆離辭彆家人,心中惆悵之意無法擁言語來形容。
但是總是有些事情必須他去為之,必須為之。
到了城門邊,但見一隊騎兵已是候在此處,對方向章越一拜道:「小人是韓相公家將韓同,受韓相公之命護衛舍人前往秦州!」
「這馬車已是備下,還請舍人入內歇息。」
「有勞都頭了。」
章越點了點頭,進入馬車歇息,唐九張恭與韓絳的騎兵簇擁著章越上路。
至於黃好義與彭經義則是帶著廂軍隨從在後麵緩行。
軍情緊急,章越沒有逗留的時間。
馬車出了汴京城門後,便馳騁上官道,章越挑起車簾看了一眼遠去的汴京城後,即是閉上眼睛在顛簸的馬車中小寐。
馬車走得很快,一路上幾乎是換馬不換人,且是連夜趕路。
不過二三日便抵近了潼關,雖還沒有至陝西,但在官道看著大隊大隊的騾車驢車與章越往潼關方向正齊頭並進。
車上載著盔甲,箭矢,主要是糧草輜重,正源源不斷地往陝西運去,
有騾車,驢車的還是少數,但見更多的百姓推著的太平車,雞公車前行。
隨處可以看見民夫揮汗如雨地推著車,在下過雪而泥濘的道上勉強前行,那車軲轆碾過發出哢哢的難聽聲音。
章越停下馬車駐足在道旁看著這一望無際的隊伍,他此刻由衷感歎,國家機器一旦運轉起來,那等可怕的力量。
廟堂諸公的幾句話,官家決戰奪取橫山的計劃,變作無數命令,催動著這些百姓離開家園,加入了這茫茫的隊伍中。
章越下了馬車與一旁歇息的役夫攀談起來。
「老人家,潼關路好走嗎?」
這役夫有些上了年紀道:「不好走,不過也得走啊!」
「老人家走過幾趟?」
「這可記不清了,我年輕時走過兩趟,那時候有個李元昊的說要打西京,我便被裡長征發了,如今朝廷這是又要用兵嗎?這日子如何過啊。」
對方長長歎了口氣。
章越隻好尷尬地陪笑。
百姓們不知道什麼是奪取橫山的大戰略,他們知道的事將手裡的東西運到地頭便可結束了差事,路上不要出什麼差池,到了地頭彆被管收的官吏盤剝太多就謝天謝地了。
所有再宏偉戰略目標,但落在實處,也是在一個個百姓手中實現。
比如那句名言,某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是用小車推出來的。
平均說來一個前線的士卒最少需要十個百姓提供後勤保障。換句話說橫山出兵兩萬宋軍,就至少要動員二十萬民役。
章越看到道旁有人挑著桶酒在賣,當下掏錢買了酒,請過路的民役們一同吃酒,然後與他們同蹲坐在官道旁邊的土坡上聊著天。
韓同見章越這樣不拘禮節倒是也驚訝,似韓絳在官員中有禮賢下士,但在韓家之中上下尊卑分明,譬如家中給他趕車趕了一輩子的車夫,韓絳卻從未與他說過一句話。
但章越卻可以隨便與平頭百姓一起聊天。
看著那幾個百姓抓著棉衣上的跳蚤,章越也是絲毫不以為然。
從他們的口中令章越感到慶幸的是,自己與韓絳倡導的募役法已是正式在各州縣推廣,以往這般民夫運輸軍糧,是拿不到一文錢,甚至辦不好還要賠錢。
但是如今三等戶以下的百姓都可以拿到一筆募役錢,至於一二等戶的百姓也可不用受奔波之苦,隻要出錢補貼便是。
募役法下可以說是減輕了百姓的疾苦,但僅僅是減輕而已。
富弼說願朝廷二十年不言兵事,說得也便是如此吧。
太多讀史的人,總是把自己代入了廟堂之上的皇帝大臣了,若換了他們此刻與這些百姓一般人,每日也要承受著各種繁重的勞役,還要負擔著一家老小的生計,恐怕也是難輕易說出男兒何不帶吳鉤的話吧。
章越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車隊,將酒具一拋吟道。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為您提供大神幸福來敲門的《寒門宰相》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六百四十八章興亡百姓苦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