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蕃騎是虛數也不是虛數,若將蕃部年紀從六十五歲至十五歲的男子都算上,還不止如此。
所以到底戰鬥力如何,不用猜都知道了。
青唐蕃部出征,壯一壯聲勢倒可以,其中真正能上陣的不過萬人,還有各部七拚八湊起來的。
但董氈不同,他手下有數萬健騎。
外頭天寒地凍,章越在帳內烤火,這時王韶,智緣大師一並步入。
“舍人,董氈不肯出兵!”
章越聞言神色一變。
智緣大師將信遞給章越。章越見董氈的來信寫自己害了病,不便出兵,對於宋朝皇帝的恩德表示了愧疚。
“朝廷每年都有恩賞給董氈,此賊竟不聽號令!”
說話的是韓絳兩個元隨,他們是去青唐城談判送信的,結果連董氈的麵都沒有見到就回來了。
章越踱步。
他原先的打算是與董氈出兵,聯合攻打蘭州的,但如今董氈不肯出兵,自己真成了孤師深入了。
“結吳叱臘可有回信?”章越問道。
智緣搖了搖頭。
兩名韓絳的元隨道:“我們再去青唐城一趟,非見到董氈這廝不可。”
“不必了。”章越搖了搖頭,距離出兵之期隻有三日,一往一回也是來不及了。
何況就算見了麵,即便跪在那邊求人家,董氈也未必肯出兵。
火盆裡的炭火細響,帳內都是陷入了靜默。
王韶欲言又止,半響後道:“若是董氈不肯出兵,不如掃蕩蘭州左右幾個城堡便是,不用深入西夏境內。”
王韶的話代表大半人的心聲。
章越知道王韶是舍不得拿他辛苦練出的精兵去冒險。但章越看了劉希奭一眼,如今屯田之事已是紙包不住火,如果此戰不能成功,自己與王韶都要吃掛落。
掃蕩西夏外周幾個堡,也無法敷衍過去,完成不了戰略目的。
從軍事建議來說,王韶的決定是對的,不能拿辛苦練出來的兵冒險,但軍事的目的從來都是為了政治服務。
何況從河湟側擊,助宋軍主力奪取橫山的計劃,是自己獻給官家和韓絳的。
章越道:“董氈既是不來,以後便不要來了。這蘭州我們自己去得,還要飲馬黃河呢!”
章越說這話時,自己都沒底氣,但在眾人麵前不得不強撐如此。
王韶率軍,高遵裕練兵,劉希奭監軍,但章越才是這一路宋軍的主帥,看似百無一用,但關鍵時刻決心必須自己來下。
章越說完後,王韶,王厚父子心情不好,抱拳後沒言語。
高遵裕嘴唇動了動沒說話。
這一路來渭源,王韶一直自己勸先收取河湟臨洮,收編當地蕃軍之後再揮師北伐西夏不遲。
帳內此刻一片寂靜。
曆史上有不少皇帝權臣監軍之類的,強逼將領出戰,最後全軍覆沒的戰例。
另一個時空曆史上童貫強迫宋軍名將劉法出兵統安城,最後至十餘萬大軍全軍覆沒。
這也是宋夏最後一次決戰。
若是宋朝能提前滅了西夏,以西軍之精銳,對上金國……
劉希奭走到章越麵前拉住他的袖子,示意走到帳外。
章越答允了。
劉希奭在帳外道:“章舍人,王撫勾確實是將才不假,依我看來這渭水河穀屯田之事,咱家可以酌情稟告官家,你看沒有董氈配合,就憑咱們這點人馬,一路孤師如何能北渡黃河?實在太過凶險了。”
章越聽劉希奭之言,有所意動,正在躊躇之時,一抬頭卻見韓同正在不遠處盯著自己與劉希奭。
此刻一陣朔風勁吹,忽然數名騎兵直奔轅門而來,在軍士阻攔後下馬,然後被引至章越這裡。
對方見章越當即拜下奉上書信道:“韓宣帥已決意從綏德城出兵攻取囉兀城,請章舍人立即出兵蘭州,渡過黃河側擊西夏腹地,以助我軍正麵奪取橫山。違令者,處以軍法!”
王韶,高遵裕走出帳來,正好見此一幕。
“你叫什麼名字?”
那名信使言道:“在下呂廣奉宣帥之名,在舍人身邊行走。”
章越隨口問道:“聽你口音是藍田人士,與微仲(呂大防)如何稱呼?”
信使自承是呂大防的族侄,如今確實在韓絳帳下的宣撫司辦事。
章越看了信確認是韓絳花押及宣撫司的大印,又看似不著邊際地盤問幾句才確認身份,然後扶對方起身道:“辛苦了。”
章越當即賞賜了對方酒肉,韓同,呂廣被韓絳派到自己身邊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
王韶,王厚,高遵裕,劉希奭此刻也是無話可說。
若說之前還是章越一個人的意思,但宣撫使韓絳也下令,如今唯有照辦。
……
三日後,十萬蕃宋聯軍從渭源堡出兵向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