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遵裕負氣而走,還放出話去要王韶,章越二人好看,而章越也是任他離去。
但李憲卻沒有與高遵裕同行,他反而主動提出要與章越往渭源堡視察一下屯田的情況,好進一步反饋給官家。
章越,王韶聞言都是大喜,這代表李憲在前線大將爭功中選擇了他們二人。
於是章越,王韶與李憲一並返回渭源堡。
李憲先與章越視察了鳥鼠山的鹽井,聽得如果全部投產後,每日可熬鹽兩千斤以上,李憲露出喜色。
有了鹽井的收入,宋朝在青唐統治不會繼續一直入不敷出的局麵。
李憲又來至渭源堡,看著渭水河畔,屯田的冬小麥早已是出苗了,河穀旁的高田上青綠青綠的秧苗看去煞是可愛。
不過李憲看到渭水河水淺而清澈卻是皺眉,
李憲道:“小麥出苗正是澆水時,我看入冬之後雨也下得少,渭水水淺,若是河穀田尚好,但若是一旁高田,澆水所費人力甚大吧!”
章越笑了笑,當即請李憲去前方觀看,但見轉過了一道山梁,這裡水聲隆隆。
李憲一看但見五六丈高的翻車,正不斷從河中汲水,而三五個蕃部孩童正用腳踏著翻車的腳踏,發出清脆的笑聲。
李憲沒料到在江南隨處可見的龍骨翻車,竟已被章越應用到渭源屯田中來。
不僅是這一處,河穀附近的高田都是修好了好幾處這般翻車。
王韶見此一幕不由道:“既如車輪轉,又若川虹飲。能移霖雨功,自玫禾苗稔。”
李憲道:“這是梅公(梅堯臣)的詩吧!”
章越稱讚道:“公公博學廣識,這正是梅公的詩。”
李憲失笑道:“在章龍圖麵前,咱家哪當得博學廣識這幾個字。”
李憲又道:“當年鄧艾與薑維二人皆一時名將,但鄧艾屯田江淮,建不世之功。而薑維屯田遝中卻是進退兩難,何也?”
薑維屯田的遝中,就是甘肅省曲舟縣,距渭源堡隻有五六十裡路,如今地屬岷州,為木征所據,還有一部分屬於秦鳳路階州。
曆史上薑維北伐為鄧艾所敗,為了縮短從漢中進攻的補給線,便在此屯田,一年可供四萬士卒之用。
章越道:“薑維之敗首先在於國力,其次在於屯兵遝中,攻固有可為,但守卻是絕地。以往蜀攻魏守尚可為之,但若蜀守魏攻,若薑維不守漢中,反分兵於遝中,則必敗也。”
李憲,王韶都是點點頭。
章越道:“故而臨洮可以取之,陝西地形可有極邊,次邊之分,以極邊屯兵,以次邊屯田。”
“如今有了臨洮,定西在外,古渭,渭源則為次邊,可在此大舉屯田,便不怕番人擾耕!”
李憲道:正是如此。”
李憲又看了堡內的廊房,匠坊,水井,衙門,草料場等等,一一皆是井井有條,規劃整齊。
看到廣銳軍的操練之後,李憲十分滿意,待最後放歌時聽得章越所編的愛民歌。
“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