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經筵之後,天子看著宰執們草擬上來對熙河這一次軍功的獎賞。礁
對於章越所舉名單所列之人,皆獎錦襖子,金銀帶各一。
從征熙河路將士每人,賜鹽鈔五貫。
重傷者轉一官,賜鹽鈔十貫。
殺敵酋首領者轉二官,賜鹽鈔三十貫。
殺敵大首領轉三官,賜鹽鈔五十貫。
“運物資者,民役賜鹽鈔三貫。”
官家看了宰執們所呈很是滿意道:“如此章越便不會抱怨朝廷摳摳索索了吧。”礁
眾宰執們聞言都是笑了。
官家道:“就依此擬詔獎賞。”
王珪道:“啟稟陛下,夏國使者已到了秦州安置,秦鳳路轉運使蔡延慶問是讓他至汴京來,還是擇一大臣至秦州與其談判?”
官家笑而不語。
文彥博出班道:“以往夏國屢有求和,似曩宵在時詭詐至極,往往大敗我軍而後求和,佯作恭敬之狀,此番求和可信否?”
王安石奏道:“啟稟陛下,我軍直取河湟後,夏國上下震動,如今木征已伏,鬼章已死,夏國上下震動,其國相梁乙埋知其不敵,故而遣使求和。”
馮京道:“這又談何震動?董氈仍據守湟水,雖說議和,仍是不服,還有洮州也未收複。夏國豈是真懼?”礁
官家聽了道:“岷河蕃部族帳甚多,如今木征已降,倘若撫禦得當,則可坐製西夏,正所謂以蠻夷攻蠻夷之策。”
“假使朕令章越在熙河點集番部兵馬,會合閱練,虛作用兵之勢以形敵人,夏國必是隨即以點集以應我。頻年如此,夏國上下必然自弊,這就是兵法所雲‘佚能勞之者’。”
眾人聽了思索,宋朝先奪取熙河,然後讓經略使章越率領熙河蕃軍作演習閱兵之勢,一副要渡過黃河的態勢,西夏必然被迫點集兵馬應對,也不一定要真出兵,多搞幾次西夏必然怕了。
此策可謂是高明,是誰建議天子的?
文彥博,馮京目光掃過,看到了一旁的王雱。
對方麵有得意之色,顯然是他之前在經筵上建議天子的。
官家急不可待地道:“此策如何你們議一議?”礁
王雱出班道:“臣以為此策可行。”
文彥博,馮京都看了王雱一眼,天子輕咳一聲,對於王雱這樣自己同意自己的行為,他也是當作沒有看見。
王雱道:“隻要西夏頻於點集,不出一兩年自西夏自弊,這昔年取吳之策也,要經營四夷必須如此。”
“故而臣以為不必接受西夏之議和!”
文彥博,馮京心道,王雱這是怎麼了?
文彥博道:“陛下,青唐蕃部如木征並非慣戰,西夏最多隻需出兵二個軍監足以禦之。”
馮京又道:“陛下,從熙寧四年起,至熙寧五年,章越回河州之前。他與王韶二人用兵西北用錢一千六百萬貫,僅是錢和鹽鈔就用去了七百萬貫。”礁
“而且以後每歲計四百萬貫,而陝西轉運司一路養兵之費合計一千四百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