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三章 賢相否_寒門宰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寒門宰相 > 九百一十三章 賢相否

九百一十三章 賢相否(2 / 2)

聽官家此語,滿殿肅然,方才還心底笑章越的侍從們無不改顏。

李憲心想,人都說官家與王安石如一人,但我看官家遇章越,方是劉備遇諸葛亮。

千古君臣相知相遇,也不過如此。

此刻章越正色道:“臣雖匹夫,然家國天下,社稷興亡,臣焉敢輕之,唯有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這一刻章越方知,匹夫背負天下興亡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在出師表寫下鞠躬儘瘁,死而後已的心情。

而這一輩子讀得聖賢書到底說得是什麼?在眼前豁然開朗了。

那如同汗牛充棟般的文章典籍,無數先賢嘔心瀝血的著作,張載的橫渠四句,便是這一刻的明悟。

那便是我以我血薦軒轅!

最後的最後,章越合上眼睛,回到夢筆山時‘天下事,少年心,夢中分明點點深’。

眼見章越動於神色,真情流露,也是出乎官家的意料之外。

章越是為自己得相位激動嗎?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

曾有有人當麵論司馬光之奸,官家對他道,不論其他事,隻說辭樞密副使一事,古今惟見一人。換了其他人,迫之亦不肯去。

而如今章越之受樞密副使,則足見其忠也。

官家言道:“如今百姓窮苦,國政多亂,強敵在境,朕承祖宗之命,夙夜興歎,可惜才淺德薄,無力申於天下。”

章越從容地道:“陛下不必妄自菲薄,僅陛下求賢待士一事,古今明主亦是罕及。君以國士待臣等,臣等當以國士報之。陛下垂拱以來,變法已是有成,且如今稍以寬之,除了交趾之外,數年之內,不求邊功,民之倒懸自解。但若要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以臣觀之,此事說易不易,但似難亦不難矣。”

“至於國政之事,似亂麻一團,若細細解之則不知虛費多少氣力,唯有以快刀斬之。本朝異論相攪成俗,黨爭之事,唯有陛下可以消弭。若時日越久,嫌隙越深,此事臣請陛下立斷!”

“至於遼國一事,此寇如今敵中國一百七十餘年,看似雖強,但以臣計之,高麗服亦不服,內四分五裂,終其不過大而無用,腐而不倒罷了,容臣先為陛下除去此憂!”

官家聽了章越一席話,精神一震,換了旁人這般言語,肯定以為是加封後激動得胡言亂語,大吹法螺,但章越何人?

官家道:“朕昔用卿,收熙河七州如反掌,如今唯有再托付卿。朕治天下似如登樓,卿建一樓,朕登一樓,終可窮千裡,萬裡之目!”

聞之章越拜而不言。

李憲當即應景地拜道:“臣賀陛下得房杜,姚宋般千古賢相,中興我大宋!”

左右侍從亦是齊齊下拜皆道:“臣賀陛下得賢相!”

“臣為陛下賀!”

眾人的道賀之中,官家顧盼之間,似看到自己成為了中興之主!

千古賢相,中興大宋。

這兩個詞劃過章越心頭。

我可以嗎?

章越勾起了笑容,看向了殿外,看來明日會是一個好天氣!

……

政事堂中。

呂惠卿,王珪,王安石三人分坐。

自王安石回中書後,呂惠卿隻是保持與王安石麵上的和睦,甚至在天子麵前也是一副全力給王安石幫腔的樣子。

但王安石卻絲毫沒有給呂惠卿麵子,他回朝後,立即罷停呂惠卿在他罷相期間,所設的手實法和給田募役法。但呂惠卿任由王安石為之,並全程一言不發,半句反對也不見。

眾人都奇怪這不是呂惠卿的性格啊。

王安石說什麼就是什麼,呂惠卿哪裡是這麼雲澹風輕,不吵不鬨的人?

唯獨今日呂惠卿臉色很難看,他是高度敏感之人,從方才王安石對章越平靜的話語中,誰也沒有察覺到什麼,但他已是察覺到了。

片刻翰林學士楊繪手捧禦批而至,都堂之內早候著眾官吏本皆翹首以待,這一刻皆是騷動,終於拜令下達了嗎?

楊繪捧禦批給王安石,王安石與左右呂惠卿,王珪一並看過。

王安石當即吩咐草擬文書……

而此刻本是萬事不爭的呂惠卿再也忍不住,伸手按住印盒中的相印對王安石道:“此乃取亂之道,還請相公三思啊!”

ps:此文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樣,寫文主要還是不辜負書友們的厚愛,所以每一章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讓大家失望。


最新小说: 桃源戰記 噬日靈骨 洪荒:先天陰陽蛟,再無金蛟剪 偽裝深情,假死離開後京圈父女齊下跪 年代文裡做極品 入伏後 人在遊神,見鬼起乩增損二將 穿越者聊天群,我沒穿越啊 水滸之新宋江 直播看診?我讀毛茸茸成緝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