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乙辛冷笑道:“你是漢臣,沒有兵權在身,就如同地上的草芥,死不了的。但我卻不同。”
說完耶律乙辛向張孝傑說起了耶律淳被宋人抓走之事。
張孝傑道:“這倒有些麻煩,若耶律淳有什麼閃失,那麼陛下就不會廢太子,那麼多年來你我的謀劃便成了一場空。”
“如此你便是真的一命嗚呼,我怕也不能好活。”
耶律乙辛道:“沒錯,你一肚子計謀,又是漢人,懂得如何宋朝打交道?你想個辦法將他救出來。什麼劃界,夏國之事一切都好商量。”
張孝傑搖頭道:“你這樣宋人以為皇子奇貨可居了。你放心,此事我幫你好生謀劃!”
耶律乙辛鬆了口氣,緊接著張孝傑又問道:“是了,你有沒有想過日後事敗了,遼國上下容不下你,你便逃到南邊去……”
耶律乙辛聞言色變。
張孝傑看到對方的樣子笑了。
……
耶律淳送至真定府時,一直是被禮遇的。
而知道對方是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的侄兒後,章越幕下的官員也是紛紛與他談話,也是想從他口中窺得遼國皇族高層的辛秘。
對此耶律淳表現得非常的不配合,一言不發抗拒的意思非常明顯。
另與他一起被俘的王德暗也是這般。
王德暗更狂妄,宋朝官員一心以大義招降。
什麼不忘漢家,緬懷故主的言論一說。
他即對審問的宋朝官員道:“我今為遼臣,要殺便殺,死也不降。”
此話一出,宋朝官員便知自己一廂情願了。
不僅王德暗如此,被俘的遼軍各個也覺得宋朝會放他們回國,所以皆是不降。
聽了稟告後,章越也覺得在意料之中。
似自己在青唐,不少青唐蕃部也是漢家後代。有的還記得自己身份,有的則是早就胡化。
唐時就有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儘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的詩句。
詩句名字就是河湟有感。
現在宋朝在河湟占據優勢,不少蕃部首領也是主動認祖歸宗,甚至以被賜予漢姓為榮。
而遼比宋國勢強,並以正統自居,早已有了自己的意識形態。
章越想到了曆史上投靠宋朝的馬植,此人是遼國官員,也是燕雲漢人,就是他獻上了海上之盟的建議,讓宋朝渡海聯絡女真,夾攻遼國。
當時朝廷內以為此人乃海內誌士,是心存漢家,誌在重歸故土,究竟對方的動機到底如何,已是很難分辨得清了。
章越聽說下麵的官員無法誘降,也在意料之中,而且耶律淳居然還以絕食抗議。
章越打算看一看此人,以對方遼國皇子的身份,也是值得自己見一麵的。
Ps1:感謝一拾肆秀書友成為本書第二十位盟主。
Ps2:兄弟姐妹們中秋快樂,月圓人團圓一起吃圓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