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蔡確又想到自己。蔡確因父親之故家境貧寒,曾寄居在寺廟裡讀書。
僧人嫌他錢給得少,又留滯太長,言語頗為過分。蔡確看到僧房外有一叢竹當即提筆寫下:“窗前翠竹兩三竿,瀟灑風吹滿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厭,化成龍去見應難。”
蔡確寫完詩後將筆一擲,連夜搬離了寺廟。拜相後,他請這名僧人進京。
僧人惶恐伏地。蔡確大笑,反贈了此人幾十吊錢道:“當初若沒你的勢利眼,怎有我今日。”
蔡確與章越當年交好,是因二人都有等貧寒中拚命磨礪自己那股死也要出頭向上的不屈之氣,故而惺惺相惜。
而今見章越拜相,蔡確不妒反喜地當即將當年這首自己所作之詩獻給了章越。
章越聞此詩後暢然大笑,笑中帶淚地握住了蔡確的手。
眾官依次上前道賀,章越一一受了。而政事堂外的官員越聚越多,不少官員扶著官帽,托著腰帶疾行,還有不知多少人都急著往這裡趕。
他們入內之後依次向王珪,章越二人道賀。
這一幕令一旁的蔡京,蔡卞等人看得好不羨慕。
蔡京道:“若我有這麼一日,不知能否有王公,章公如此謙衝淡泊?”
蔡卞道:“哥哥莫說,咱們還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蔡京知道這是馮道的名言,於是與蔡卞道:“馮道之後再無宰相拜中書令,若我為宰相,必拜中書令。”
蔡卞道:“哥哥,若是他日新法被廢,你以為你我還有章公可以全身而退嗎?”
蔡京訝道:“何出此言?”
蔡卞道:“章公有日突然與我說過,他說陛下和我嶽父最大的心血便在新法上,他也得益於此收複了青唐,近年又擊敗了黨項。”
“但以後百姓不受新法之苦,人心思變,那將如何?”
蔡京道:“丞相想得深遠啊!”
蔡卞道:“是啊,我聽陛下言辭,似也有意於調和新舊兩黨。上次伐夏之敗後,還曾言若司馬光在,他不複有此敗。”
蔡京聞之不屑地道:“司馬君實一個躲在地下寫書近二十年的老翁知道什麼?不就是當年的從龍之功,他至今的政績比不上我一根手指頭。”
蔡京好喜事,每任一官必有政績,讓人傳揚的。
蔡卞提醒道:“章丞相受知陛下,也是從龍之功。”
蔡京意識到失言笑了笑道:“鬼劈口了,要我說若是司馬光回朝,必壞國是。”
蔡卞道:“可是天道如張弓,高者抑之,低者舉之。”
“變法這麼多年,新法宛若被陛下和老泰山一直高高舉著,一旦鬆手……說到底無論新法好是不好,士庶之間確有心懷不滿,這是民心士心,不可否認。”
蔡京冷笑道:“我敢擔保,若新法真被廢了,這些人方知新法之好。”
蔡卞道:“便是如此。但事若不到了眼前,有了切膚之痛,又有誰方有此先見之明呢?”
蔡京道:“那以後的路怎麼走?”
蔡卞道:“天曉得!”
蔡京問道:“丞相也不知嗎?”
蔡卞蔡京同看向接受祝賀的章越,而此刻王珪,蔡確都坐在一旁,默默地看著章越。
蔡京對蔡卞道:“你發現了嗎?今日章子厚未至。”
蔡卞早已發覺,王珪拜昭文相,章越拜史館相之日,居然章惇沒有來。蔡卞道:“章子厚如此托大。”
蔡京道:“他不是一貫如此嗎?”
上一次章惇為救蘇軾,不惜怒懟王珪,被王珪視作了眼中釘。同時因主張積極對黨項用兵,也被章越不喜。本來二人之間就過節多多。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