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章越端起了茶湯,彭經義上前道:“丞相還有彆事。”
章俞見此為難地抓了抓膝蓋,行禮後起身離去。
章越亦起身相送。
……
因蘭州大捷,殺梁乙埋,西夏求和,章越和王珪再度請上尊號,這一次尊號有所更改變為了‘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之前擬定的是十二字尊號,這一次改作了十八個字。
須知字數越多,越是尊貴。
太祖皇帝也才十二字尊號,唯有真宗皇帝二十二字尊號略勝一籌。
本來對於上尊號這等粉飾之事,王珪都是極為熱衷,他沒料到如今章越也對此事如此熱切,甚至比他還積極。
王珪竟有幾分‘甘於人後’之感。
大殿裡,每對章越陳詞再請上尊號,官家卻保持冷靜克製。
官家此人權力欲極強,但對於這般虛文卻沒什麼興趣。反是章越卻非常執著於此。
於是殿內出現奇怪的一幕,皇帝不願加尊號,但章越卻追著皇帝上尊號。
大臣們都不知所以,而章惇卻洞若觀火。
他在政見上與章越不合,同時遏製君權上與王安石如出一轍,這點與新黨另一旗幟蔡確截然相反。
他救蘇軾不僅對方是自己朋友,而且也是出於此念。否則官家要殺一名與他素不相識的官員,他不會連官家也懟‘如此快意事不如不做’。
而今章越極力勸天子上尊號,放在以往這是令他相當不齒的所為,他卻隱隱猜出他的意圖。
麵對章越再三陳請,官家卻第二度拒絕了中書班子上尊號的請求。
殿內眾侍從官覺得有些釋然,若說之前章越上尊號,如馮京他們多少有些反感,而今隨著西夏請和態度則有些不一樣了。
這時薛向出班道:“陛下,保甲上番之事,民間頗以為不便。臣以為從此後可教閱,而罷上番。”
此事昨日薛向向天子已是稟告過了。當時薛向認為要全麵廢除保甲法,而官家並不認可,故改為先停止民兵上番。
天子問道:“眾卿以為如何?”
章越當即出班道:“陛下,當初王安石上五事疏言熙寧新政之中,其多而求其法最大、其效最晚、其議論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
“其實保甲爭議最多最大,其中又以上番議論最多,朝廷有律例保丁私逃亡,杖六十,計逃日補填。酉點不到,不赴教閱,許小杖科決,不得過七十。”
“如此管民之權連州縣亦不得為之,卻授予巡檢,至於保長,大保長也可從中魚肉百姓,實則擾民過甚。臣以為不僅要廢上番,還要廢校閱。”
章惇出班道:“陛下,保甲法並非特殊,以往山西便有弓箭社,忠義社,百姓自發以抗盜賊,如今是朝廷統劃,便如唐時衝折府故事,何談擾民。”
“臣當年在荊湖,收容漢民為保甲,編戶齊民,以抗拒蠻夷,其效果極佳。同時如今地方多盜,百姓正可以結保自衛,亦可捕賊。”
馮京道:“地方賊寇多,乃因苦苛法之故,越行苛法賊便越多。”
章惇道:“從三皇五帝至今,哪朝哪代又沒有賊寇。”
眾人爭了一陣,因章惇,蒲宗孟的堅決反對,不得不擱置其議,隻是今年的上番暫先罷去,明年再議。
王珪見章越在禦前受挫,神色略喜。
……
殿議後,章越與黃履並肩離開。
黃履道:“章子厚一再於禦前反對丞相,如何是好?”
哪知章越卻道:“章子厚今日殿上所言確有道理,保甲兵雖不足以上陣,卻可用於民間捕盜,而在番漢雜居之處,也適宜推行保甲。”
“我急欲廢除保甲法,確有幾分操切了。”
黃履大出意料,章越笑道:“商量商量嘛,還是要讓人說話。隻要是有絲毫便於百姓的,不要管是誰說的。”
黃履聞言笑了。
“相公留步!”
章越回頭卻見是章惇。
章惇上前數步行了禮,章越回了禮,卻見對方問道:“相公此欲廢政,而為政否?”
章越道:“內製,我不知何為章政,王政。但隻要有利於百姓,有利於社稷的則存,不利於百姓,不利於社稷的則廢。”
章惇道:“保甲之法乃王舒公執政所善之法,並推行多年得利,若徇私心而廢此法,日後必致禍國殃民!”
。頂點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