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化危機為轉機_寒門宰相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寒門宰相 > 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化危機為轉機

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化危機為轉機(2 / 2)

章越一時答不上來,但是他可以從曆史上找。如今他麵對的問題,在明朝也出現過類似的。

後來袁世振的‘綱運法’,與蔡京的解決辦法都是一個路子。

章越對蔡京道:“今為國之利多者,唯獨茶與鹽二者。”

“茶鹽若是商售,可以短賬期,促產量,並立即回籠資金。”

“而官辦確實有低效和不靈活之弊。”

頓了頓章越道:“其實說實話能官辦還是官辦,若不是鹽鈔出了岔子,誰又願意商辦。”

“本朝鹽法一直敗壞,熙寧之初,王舒公打算在河北也行榷鹽之法(天下各路唯獨河北沒有榷鹽,不是朝廷好心,主要是怕遼國打過來河北百姓倒戈),當時朝廷沒錢,以榷鹽之法增加朝廷收入,但為韓魏公、蘇子瞻等官員反對。”

要不是韓琦算是半個河北人,要為家鄉說話。若不是韓琦河北也要榷鹽,畢竟這時候宋遼已是基本和平。

章越道:“到了熙寧十年時,因鹽價太貴,私鹽盛行,官鹽太貴,百姓都不肯購買官鹽。”

“京東京西對官鹽進行抑配,按照每家貧富,每家丁口多少,強製每戶進行購鹽。”

“司馬學士聞此事後大怒,大罵鹽法害民,朝廷榷鹽賤買貴賣,官鹽低劣,強以配民,食之不儘,迫以威刑,最後逼得百姓破產輸錢。”

熙寧十年時,官鹽因為太貴,質量太差賣不出去,而各地都是私鹽盛行。

當時地方官員為了鹽利,就要百姓強行買官鹽,按照家庭資產多少,家裡丁口幾個強行攤派,如果不買就動刑,最後逼得不少百姓破了家。

司馬光就此事大罵台上的新黨。

章越加重語氣道:“如今官鹽賣不出去,鹽法敗壞,已是不爭事實。”

說實話朝廷對私鹽販子處罰已是極嚴了,仍是禁止不了。

遠得不說販賣私鹽,不正是彭孫,彭經義的老本行嗎?

私鹽販子是有武裝的,作為黃巢的同行,敢與官兵鬥毆。

到了熙寧十年,朝廷為了對付私鹽販子,還出台一則律令,買賣私鹽的人,隻要被人告發,對方所有的家財歸告發人所有。

但問題還是禁不了,而禁得了的地方,不少百姓因買不起官鹽食淡而死。即便是賣得這麼貴,官鹽還比私鹽更難吃,當年連仁宗禦膳吃的官鹽裡麵也都是土。

聽了章越之言,薛向,蔡京都是長歎。

章越道:“我為官至今,一直記得歐陽公所言,夫行利廣則上難專,必與下則共之。然後流通而不滯。”

“當今者在於奪商之利,一歸於公上而專之,欲專而反損……夫欲十分之利皆歸於公,中間虧損,十不得三。不如與商共之,常得其五。”

“不少官員打著重農抑商的口號,但買鹽的人是誰啊?卻都是百姓。實乃抑商害農之法。刻薄太過,榷茶之事不論,但榷鹽之事必改之。”

說實話宋朝官鹽官榷太過分,成本一到老百姓手上是十,其餘部分也並非都給朝廷,大多被官員貪汙腐敗掉了。

章越道:“薛公意下如何?”

薛向想了想道:“若此法可行,商人有倍稱之息,百姓則無抑配之苦。”

“不過官運之事都由轉運司所辦?如何平衡?”

轉運司多是負責向京裡輸送漕糧,為了避免船回空,也經常運鹽販賣。現在商運商售了,轉運司的收入肯定沒有了,必然引起各路轉運司的反對。

章越點點頭道:“可將鹽鈔收入的三分之一發給各部轉運司。”

薛向道:“如此還需細細商議。”

“若是天下各路都是用鹽鈔支鹽,同時從官運官搬改為商運商般,朝廷的鹽利收入不僅不會減少,還會大增。”

章越見此點點頭。

他早有心變更鹽法,同時將鹽鈔錨定物從解鹽變至各路官鹽。

但因為知道下麵必然反對而沒有吭聲,之前的章越還沒有那麼大的魄力和手腕強行改革。

如今解州鹽池被淹,倒是給了他一個機會。

化危機為轉機,用此來改革成法,倒是比一味利用中央集權以權威壓人,再行變革要順理成章多了。

當然後者也是章越在辦的事。

章越看了蔡京一眼,卻見他隱隱露出得色,見自己目光看來,立即垂下了頭。

章越對蔡京道:“元長,此事你先不要與昭文相公及任何人分說。”

蔡京聞言色變,章越的手段來了。

因為章越料定王珪知道鹽池被淹,鹽鈔必定貶值,一定會讓自家子侄大手筆拋空,從中獲利。

而他這一次要讓王珪以及那些利用內幕消息投機做空的人栽個大跟頭。

至於你蔡京沒有事先給王珪通風報信,在王珪那肯定大大的失分。


最新小说: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紅溫了 玫瑰無原則,心動至上! 王者修仙:開局一隻小妲己 重生後,太夫人她隻想擺爛 裸辭做保姆,她成上流社會香餑餑 修仙風雲之恩怨情仇 桃源戰記 噬日靈骨 洪荒:先天陰陽蛟,再無金蛟剪 偽裝深情,假死離開後京圈父女齊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