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則不同,順勢而為。”
眾人都是稱是道:“當是如此。”
正當這時候宮門也是開啟了。
雖比五更還早了一些,不過石得一,宋用臣,李憲等官家的心腹內侍帶著上百名身穿錦襖,挑著燈籠的宦官急匆匆地步出門來。
石得一,宋用臣,李憲眾人向章越行禮後問道:“丞相,可是有好消息了嗎?”
章越點點頭道:“涼州已下!”
數名內侍聞言幾乎都是大喜,石得一道:“官家這些日子都在等涼州消息,吩咐我們若有消息,半夜也要叫醒他。”
“但官家自己十幾夜都沒有睡好,但凡是宮裡有人走邊便問是不是涼州軍情,如此幾十次。”
“偏偏是今夜,官家不知為何睡得熟了,所以外麵消息,我們也不敢打攪。此刻官家方醒便提前開了宮門來問宰相。”
章越不由心道,官家還是老樣子啊。
“不過幸好官家他,官家他……終於如願以償了。”石得一泫然欲泣,百官們聞言不少都是紅了眼眶,默默拭淚。
章越道:“陛下如天之脊,聖明英斷,運籌帷幄。“
“此番攻下涼州,全仗陛下,文韜武略。”
百官齊是稱是。
石得一欣然笑了笑道:“丞相率百官入宮吧!”
章越矜持地道:“需等昭文相公!”
石得一明白了笑了笑。
不久後王珪的步輦姍姍來遲,章越帶著百官上前行禮。
王珪撫著白須問道:“是小兒輩們勝了吧!”
章越奉上露布和捷報,信函對王珪道:“回昭文相公的話,之前是秦鳳路轉運使範育在三麵城破下,先以露布報捷。”
“後得王厚,蔡卞金牌,言城破無誤。”
王珪匆匆一掃,其實他老眼昏花,火把又暗他看得不真切,隻是作個樣子罷了。
王珪笑道:“好,好,好!”
王珪高興是真的,他不想在人生暮年之際,仕途尾聲之時,居然能得撈到平涼之功。這等功績足以載入史冊。臨到暮年,也唯有這些事讓他值得高興了。
他也將作為賢相載入史冊。
王珪看著章越頓時無限的好感,雖說對方把攬了事權,半架空了他這個首臣,但確實把事給辦到了。這個下屬兼學生,真太好了。真不枉了當年的栽培。
薛向在一旁斜瞅著王珪,啥事沒乾,居然還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到首臣風光。真是平白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王珪道:“範經略也是報功心切,不要責怪嘛。”
“依昭文相公鈞旨,”章越向王珪恭敬地道:“還請昭文相公率我等入宮朝賀陛下。”
王珪聞言更喜道:“甚是。”
當即王珪,章越押班引百官走入宮中禦道。
王珪因年紀老邁,近年得到天子體恤得賜步輦入宮。
所以八人扛著步輦載著王珪在前,其他內侍們慌忙替章越與百官打著燈籠照路,從東華門直入紫宸殿,再登至文德殿上。
走著走著漸漸的天邊也有了晨曦。
東麵的天空開始發亮。
雲霧霧靄繚繞在宮闕重樓之間。
王珪率領大臣們至文德殿嚴肅地垂立在高聳的宮殿之前,遠處大殿的長廊圍繞,宮牆之上都塗滿著椒粉。
章越撫著腰間的‘玉抱肚’,望著琉璃瓦堆砌的宮殿,心底略有所思。
若是自己此時急流勇退,或許可以成就一段佳話。不過這念頭隻是一轉而過。
……
而在另一邊的都亭驛。
這裡一貫是是遼國使臣團的住址。
這一次出使宋朝遼國使者蕭德讓正下榻於此都亭驛之中。
對於遼國而言,剛剛國內發生了動蕩。
自皇後,皇太子被耶律乙辛害死後,遼主耶律洪基又反手要賜死魏王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是逐漸失勢,然後被耶律洪基置之死地的。
但哪知道一向對耶律洪基忠心耿耿的耶律乙辛,居然還藏著後手,竟然私自出逃。
耶律乙辛是坐著海船而逃的,他能去的就兩個地方,一個是高麗,還有一個是大宋,當然還有扶桑,不過這個可能性極低。
後來遼主耶律洪基差人至高麗討要耶律乙辛,但高麗大臣上下都說沒有此人,並賭咒發誓說若抓到耶律乙辛一定交還給遼國。
所以蕭德讓諒高麗也沒有膽子敢窩藏遼國叛臣,所以隻有一個可能就是逃到了宋朝。而且蕭德讓從盤問魏王府的下人口中得知,耶律乙辛在暗中與大宋宰相章越有書信往來。
並相互饋贈禮品。
蕭德讓聞此大吃一驚,耶律乙辛不僅叛逃,而且居然之前還敢通宋。
他知道宋朝有個罪名是通遼,遼國也有罪名是通宋。
耶律乙辛十有八九是逃亡宋朝了,宋朝也隻有宰相章越敢做主收留此人。
所以蕭德讓奉旨出使宋朝,同時這個時候黨項兩度相求遼國出兵援助。
這令遼主耶律洪基也震驚,當初黨項也是強國,李元昊在位時,甚至還擊敗了遼國。如今竟被宋朝逼得如此狼狽,甚至連西北重鎮涼州也要丟失。
遼國上下還是不願與宋朝開戰,畢竟兩家承平已久,同時遼國也需要宋朝每年的歲貢,而且自身內憂外患也不少。
不過有大臣出言,遼國與黨項是唇齒相依的局麵,一旦宋朝滅掉黨項,那麼勢必與遼國開戰。
故而蕭德讓奉耶律洪基之命持國書至宋朝,調停宋夏之爭。
蕭德讓將耶律乙辛之事先押後,到宋朝隻是秘密打探,之後再以言詐之,但他如今最要緊的是了解宋朝的朝廷究竟的意圖是什麼。
不過蕭德讓這月餘從宋朝這邊得知的消息,宋朝並無滅亡黨項之意,隻是苦於歸義軍的漢人被黨項迫害,故而解救罷了。
蕭德讓對此當然是將信將疑,但是宋朝將他放在都亭驛裡嚴密監視,不許他出驛館一步,也是令他無計可施。
就在這一夜,外頭聲浪如潮,無數煙火和爆竹之聲震耳欲聾。蕭德讓從睡夢中驚醒,卻看見看守他的宋軍士卒這一夜似有些懈怠。
於是蕭德讓二話不說,當即換了一身宋人的衣裳,從牆邊溜了出去來到街道。
蕭德讓在汴京街道漫無目的地逛著,卻聽到有幾個書生喝得酩酊大醉。
一名書生一手拿著酒壺,一麵笑道:“男兒自當配吳鉤,我今當往西北取功名去,豈能不勝埋首故紙堆中十倍!”
蕭德讓大吃一驚,抓著這名書生問道:“什麼涼州被攻下了?”
這名書生看了對方一眼道:“那是當然了,天子以再造中興為己任,收服涼州,自是收複漢唐故土,再現當初盛世。”
“這等雄心壯誌,不愧是一代雄主。”
蕭德讓在旁聽得清楚什麼中興,收複漢唐故土。他知道涼州是漢唐故土無疑,而遼國所據的燕雲十六州也是漢唐故土啊!